《别舍弟宗一》
时间: 2025-01-25 18:15: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唐代〕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亲弟宗一的深切离愁,描绘了因别离而产生的悲伤情感。诗中提到自己孤身远离故国,身处异乡,生活艰辛。面对愁苦的心情,作者用景物与情感相结合的方式,生动传达了思乡的苦涩和对亲情的渴望。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他对未来思念的深情,体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
注释
- 零落:形容心情凋零,残缺不全。
- 残魂:指的是心中残留的思念之情。
- 越江边:指在江边分别,表达了离别的场景。
- 去国:离开自己的国家。
- 瘴:指瘴气,这里形容桂岭的环境恶劣。
- 荆门郢树:荆门和郢是地名,指的是思念的对象所在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与王勃、贾岛并称“初唐三杰”。柳宗元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咏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因政治原因被贬至边疆,影响了他的创作。
创作背景
《别舍弟宗一》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时期,诗中表现出对亲弟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自己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苦闷。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环境严峻,柳宗元的心情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开篇即以“零落残魂”引入,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悲伤。诗中对离别的描绘,不仅仅是对亲情的思念,也是对故土的无尽眷恋。接下来的“万死投荒十二年”,展现了作者身处艰难境地的无奈与彷徨。对景物的描绘亦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桂岭的瘴气、洞庭的水面相映成趣,既表现了自然的恶劣,也象征着作者心境的沉重。
后半部分“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则以梦境寄托思念,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思念的无尽与常在。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景物描写与情感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零落残魂倍黯然:离别后心情更加凄凉,心灵如同残缺的灵魂。
- 双垂别泪越江边:在江边分别,双眼流下泪水,表达了深切的离愁。
- 一身去国六千里:孤身离开故国,距离遥远,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 万死投荒十二年:经历了无数磨难,漂泊荒野,时间的沉重感油然而生。
- 桂岭瘴来云似墨:桂岭的瘴气笼罩,云层像墨一般,环境的恶劣映射心境的阴郁。
- 洞庭春尽水如天:洞庭湖春天已经过去,湖水如天空般辽阔,象征着失去。
- 欲知此后相思梦:想要知道未来的思念之梦。
- 长在荆门郢树烟:思念的情感寄托在荆门郢树的烟雾中,象征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似墨”,形象地描绘了阴沉的气氛。
- 对仗:如“零落残魂”和“双垂别泪”,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意象:如“桂岭瘴”和“洞庭春”,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以及对亲情和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孤独。表达了在政治动荡、人生困境中对亲情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深沉怀念。
意象分析
- 桂岭瘴:象征着险恶的环境,暗示着作者在异乡的不适和困境。
- 洞庭水:象征着失去的青春与希望,连接着思念的情感。
- 荆门郢树:作为思念的寄托,象征着与亲人之间的联系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万死投荒”中“万死”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艰辛
- B. 亲情的痛苦
- C. 离别的忧伤
- D. 对国家的思念
-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长在_____树烟”,这里的地名是____。
-
判断题:诗中“桂岭瘴来云似墨”是用来描写自然环境的。 (对/错)
答案
- A
- 荆门;郢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现了离乱中的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解读: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柳宗元的诗更加强调离别的苦楚和人生的艰辛,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为简洁,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