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

时间: 2025-01-10 21:54:04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世上功名兼将相,

人间声价是文章。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
刘禹锡 〔唐代〕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
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令狐相公作为户部尚书,身穿铠甲走出明光殿,前往洛阳担任留守的场景。诗人感慨世间的功名与将相,认为人间的声望在于文章的价值。诗中提到衙门早晨开门分派天子的军令,迎接宾客的场合初次开幕,最后诗人向东远望,春风中满是甘棠花的芬芳。


注释

  • 尚书:古代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官职,这里指户部尚书。
  • 剑履:指佩剑和穿靴,象征武装和威严。
  • 明光:指明光殿,是古代帝王的宫殿之一。
  • 洛阳:古代都城,诗中指令狐相公前往的地方。
  • 功名:指官职与名声。
  • 省郎:指朝廷的官员,特指负责接待的职务。
  • 甘棠:一种树,春天开花,象征美好的景象。

典故解析

  • 明光殿:唐代皇帝的主要宫殿之一。
  • 甘棠:传说中甘棠树生长的地方,象征着繁荣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香山居士,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善用对仗和修辞,尤其在古文运动中有重要地位。刘禹锡的许多作品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禹锡担任户部尚书期间,送别令狐相公赴东都任职,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官场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是刘禹锡的一首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官场风云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尚书剑履出明光”开篇,描绘了令狐相公走出明光殿的英姿,象征着权威与责任的承载。接着,诗人提到“世上功名兼将相”,不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理解,更反映了对官场复杂性的不满与思考。

“人间声价是文章”一句,强调了文学作品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显示了诗人对文人身份的自豪感及其对美好情操的坚持。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描绘了衙门初开、宾客相聚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官场的繁忙与热闹。

最后几句“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以春风与甘棠花的意象,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希望。这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送别中渗透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尚书剑履出明光:尚书(官名)身着铠甲走出明光殿,表现出威风凛凛的形象。
  2. 居守旌旗赴洛阳:前往洛阳担任留守,表明职责所在。
  3. 世上功名兼将相:对世间功名和权势的认识。
  4. 人间声价是文章:强调文学的重要性,认为声望在于文章。
  5. 衙门晓辟分天仗:清晨衙门开启,分派军令,描绘官场的忙碌。
  6. 宾幕初开辟省郎:初次迎接宾客,展现欢迎的气氛。
  7. 从发坡头向东望:从高处向东远望,象征对未来的期待。
  8. 春风处处有甘棠:春风中满是甘棠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工整对称。
  • 比喻:用“甘棠”象征美好未来。
  • 意象:春风、甘棠等意象营造了生动的春天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官场生活的深思,同时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令狐相公的送别,诗人不仅在祝福友人,更是在反思自身的价值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剑履:象征权威与责任。
  2. 明光:古代帝王的威严象征。
  3. 甘棠:美好、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尚书剑履出明光”中“剑履”指的是什么?

    • A. 戴帽子
    • B. 穿铠甲和靴子
    • C. 走出宫殿
  3. 诗中提到的“甘棠”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美好与希望
    •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理想的结合,反映了对未来的展望。
  • 《春望》:更强调了战乱中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