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昆阳城》

时间: 2025-01-25 22:53:14

昆阳城下黍苗稀,寂历荒墟隐翠微。

远想笼蛇方斗野,解驱虎豹使成围。

乌知将拥河流断,定喜能令屋瓦飞。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昆阳城 李廌 〔宋代〕 昆阳城下黍苗稀,寂历荒墟隐翠微。 远想笼蛇方斗野,解驱虎豹使成围。 乌知将拥河流断,定喜能令屋瓦飞。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

白话文翻译:

在昆阳城下,黍苗稀疏,荒废的遗址隐约可见翠绿的山色。 遥想当年,笼蛇在野外交战,如今能驱使虎豹形成包围。 谁能预知,将会拥塞河流使其断流,必定欣喜能令屋瓦飞舞。 白水真人已经物化,舂陵之地,只有荷锄归来的农人。

注释:

  • 昆阳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黍苗稀:指田地荒芜,黍苗稀少。
  • 寂历荒墟:形容遗址荒凉,历经沧桑。
  • 翠微:指山色苍翠。
  • 笼蛇方斗野:比喻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
  • 解驱虎豹:比喻有能力驱使强大的力量。
  • 乌知:谁知道。
  • 白水真人: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里可能指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 物化:指人去世。
  • 舂陵: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荷锄归:指农人劳作归来。

诗词背景: 李廌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昆阳城的荒凉景象,回忆历史上的战争,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昆阳城荒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荒凉。诗中“笼蛇方斗野”和“解驱虎豹使成围”等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再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怀念。结尾的“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锄归”则透露出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平凡生活的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黍苗稀”和“寂历荒墟”描绘了昆阳城的荒凉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 颔联:运用比喻,将古代战争比作“笼蛇方斗野”,展现了战争的激烈。
  • 颈联:通过“乌知将拥河流断”和“定喜能令屋瓦飞”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英雄能力的赞叹。
  • 尾联:以“白水真人今物化”和“舂陵惟有荷锄归”作结,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平凡生活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笼蛇方斗野”和“解驱虎豹使成围”。
  • 拟人:如“定喜能令屋瓦飞”。
  • 对仗:如“远想”与“解驱”,“乌知”与“定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昆阳城荒废景象的描绘和对古代战争的回忆,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平凡生活的接受。

意象分析:

  • 黍苗稀:象征田地的荒芜。
  • 寂历荒墟:象征历史的沧桑。
  • 翠微:象征自然的生机。
  • 笼蛇方斗野:象征战争的激烈。
  • 白水真人:象征英雄人物。
  • 荷锄归:象征平凡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水真人”指的是谁? A. 刘秀 B. 刘邦 C. 刘备 D. 刘彻 答案:A

  2. 诗中“笼蛇方斗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英雄的赞美 B. 对英雄的怀念 C. 对平凡生活的接受 D.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 王昌龄的《出塞》: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李廌的《过昆阳城》:两者都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廌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