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东壁谁家夜捣砧》
时间: 2025-01-11 10:5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壁谁家夜捣砧。荆江流滞客偏闲。
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
人独自,月黄昏。青镫红蕊落缤纷。
野篁谩白秋萧索,无风无雨也闭门。
白话文翻译:
谁家的夜晚在东墙旁捣打着砧板?荆江水流缓慢,客人感到特别闲适。
三三两两的潇湘雁,飞过南方的云彩,最后又进入了北方的云中。
我独自一人,在黄昏的月光下。青色的灯火和红色的花瓣纷纷落下。
荒野的竹林在白秋中显得萧索,没有风雨的日子我也只好闭门不出。
注释:
- 砧:指捣衣物或加工物品的工具,这里指夜间的捣衣声。
- 荆江:流经荆州的江河,象征着悠闲的生活。
- 潇湘:指湘江,潇湘雁指南北迁徙的雁群。
- 青镫红蕊:青色的灯光和红色的花瓣,描绘夜晚的景象。
- 野篁:野生的竹林,象征着自然的萧条。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潇湘雁”,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雁群意象相关,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潇湘地区的自然景观在古代诗文中频繁出现,代表着美丽而又伤感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宋代诗人,字子岳,号惭愧居士。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观察,诗风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思佳客》写于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出他在秋夜中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孤独场景,诗人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绪。开头两句以“东壁”的砧声引入,渲染出一种寂静而又深邃的氛围,接着以“荆江流滞”描绘了流水的缓慢,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第三句提到的“潇湘雁”,让人联想到迁徙与离别,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思乡情怀。最后几句则通过灯火与落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独白。整体而言,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的描写,也有情感的流露,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壁谁家夜捣砧:夜晚,东墙旁传来捣砧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 荆江流滞客偏闲:荆江水流缓慢,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孤独。
- 三三五五潇湘雁:迁徙的雁群,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 飞尽南云入北云:雁群飞过南方的云彩,进入北方,表现了离散与无奈。
- 人独自,月黄昏:独自一人,黄昏的月色映照出孤独感。
- 青镫红蕊落缤纷:灯光与花瓣的描写,传达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野篁谩白秋萧索:孤独的竹林显得萧条,象征着秋天的冷清。
- 无风无雨也闭门:即使没有风雨,诗人也选择闭门不出,表现出内心的封闭与沉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砧声”暗示孤独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三三五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思乡与秋夜的情感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出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砧声:象征着孤独的生活与寂静的夜晚。
- 潇湘雁:代表着思念与离散。
- 青镫红蕊:描绘夜晚的温暖与凋零的美丽。
- 野篁:象征着萧索与孤独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潇湘雁”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旅行
- D. 繁荣
-
诗人选择在夜晚闭门不出,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安宁
- B. 孤独
- C. 兴奋
- D. 忧虑
-
诗中“青镫红蕊”指的是?
- A. 竹子
- B. 灯光和花瓣
- C. 夕阳
- D. 雁群
答案:
- B. 思念
- B. 孤独
- B. 灯光和花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仇远的《思佳客》更侧重于对孤独感的细腻描写,李白则在思乡情怀中更为直接而激昂。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选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