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朝前一日过隆庆十里得老人书中诗因用尊韵》

时间: 2025-02-04 13:41:59

剑栈高寒潦水空,儿心片片趁归鸿。

喜闻禅观如黄薜,想见仙风过赤松。

利慾无厌骑鹤客,功名有定赋狙翁。

万锺不博斑衣乐,已判身为邴曼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剑栈高寒潦水空,儿心片片趁归鸿。
喜闻禅观如黄薜,想见仙风过赤松。
利慾无厌骑鹤客,功名有定赋狙翁。
万锺不博斑衣乐,已判身为邴曼容。

白话文翻译

在高寒的剑栈上,潦水空荡荡,
我儿时的心情如同归来的鸿雁,片片飞去。
喜闻禅观的景象如同黄薜,
我想见到那飘逸的仙风,过赤松山。
那些贪婪的骑鹤客毫无节制,
而功名已然注定,如同赋诗的狙翁。
即使万锺财富无法争取到的快乐,
我已然决定不再追逐,宁愿做个邴曼容。

注释

  • 剑栈:古代山中修建的栈道,通常用于行走和攀登,常常建在悬崖之上。
  • 潦水:指的是小河流或雨水积成的水,意在描绘环境的空旷。
  • 儿心:指的是童年时期的心情,纯真而向往自由。
  • 黄薜:一种植物,常用以象征清幽和雅致的境界。
  • 赤松: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地方,代表一种理想的境界。
  • 骑鹤客:指那些追求名利的人,鹤象征着高洁和长寿。
  • 狙翁:狙猿,古时用来比喻不务正业的人。
  • 邴曼容:邴曼容是指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代表拒绝功名利禄,追求内心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隆庆时期,作者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名利的鄙视和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高寒的剑栈、潦水的空荡,展现了一种孤寂而又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的“剑栈高寒潦水空”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更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清高。接着提到“儿心片片趁归鸿”,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诗中进一步提到“喜闻禅观如黄薜”,引入了禅宗意境,显示出他对禅的倾慕与向往。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批评那些“利慾无厌”的人,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功名的冷漠与无奈。最后以“万锺不博斑衣乐”结束,表达了宁愿追求内心安宁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有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剑栈高寒潦水空:描绘高处的栈道和空荡荡的水面,暗示生活的孤独。
  2. 儿心片片趁归鸿:回忆童年时的纯真与渴望。
  3. 喜闻禅观如黄薜:赞美禅宗清幽的境界,渴望回归自然。
  4. 想见仙风过赤松:幻想着仙人的自由洒脱,象征理想的生活。
  5. 利慾无厌骑鹤客:批评那些只追逐名利的人,象征着贪婪。
  6. 功名有定赋狙翁:指出功名已经注定,反映社会对名利的执着。
  7. 万锺不博斑衣乐:即便拥有财富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8. 已判身为邴曼容:表明作者选择宁静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骑鹤客”来比喻追求名利的人,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象。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鄙视与对自然、内心平静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与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栈:象征高远与孤独。
  • 潦水:暗示流逝与无常。
  • 黄薜、赤松:分别代表清幽的理想境界与超凡脱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剑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剑术
    B. 高处的栈道
    C. 兵器

  2. “利慾无厌骑鹤客”中骑鹤客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追求高洁
    B. 贪婪追名者
    C. 仙人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功名的追逐
    B. 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对豪情壮志与名利追逐的反思。
  • 王维《鹿柴》:对自然的向往与心灵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洪咨夔与王维的作品在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洪咨夔更强调对社会的批判,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之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洪咨夔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