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山人诗》
时间: 2025-01-11 06:36: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高群山空,众籁吐天窍。霜飚击林野,岩壑起哀嘂。萧萧寒月下,合若万鬼啸。疑是太古魂,左口右幽左口右幽此中吊。山人住中巘,侧耳得清峭。谱之入文字,满卷冷雪照。其声太凄楚,劲涩皆古调。俗尚正淫靡,惑者自夸耀。山人持之归,无乃取众谯。会有知此音,相逢当一笑。
白话文翻译:
秋天高远,群山显得空旷,自然界的声音从天际的孔窍中吐出。寒风如霜,猛烈地击打着林野,山谷和岩石间回荡着悲凉的呼啸。在寒冷的月光下,这声音仿佛是无数鬼魂的嚎叫。有人怀疑这是远古灵魂在此中哀悼。山中的隐士居住在山峰之间,侧耳倾听这清冷峭拔的声音。他将这些声音谱写成文字,整卷书页如同被冷雪照亮。这些声音太过凄凉,节奏生硬,都是古老的调调。而世俗的潮流正趋向于浮华和靡靡之音,那些被迷惑的人自夸自耀。山人带着这些声音归来,难道是为了取悦众人吗?总有一天,会有懂得这些声音的人,相遇时只需一笑。
注释:
- 众籁:自然界的声音。
- 天窍:天际的孔窍,比喻自然界的声音来源。
- 霜飚:寒风如霜。
- 哀嘂:悲凉的呼啸声。
- 太古魂:远古的灵魂。
- 中巘:山峰之间。
- 清峭:清冷峭拔。
- 冷雪照:比喻文字的清冷。
- 劲涩:节奏生硬。
- 俗尚:世俗的潮流。
- 淫靡:浮华和靡靡之音。
- 谯:责备,此处指取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此诗反映了文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世俗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文同隐居山中时,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不满和对清高自守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高气爽、群山空旷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和山中隐士的生活。诗中,“众籁吐天窍”和“霜飚击林野”等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自然界的壮美和悲凉。山中隐士的形象,以及他对自然声音的倾听和记录,体现了诗人对清高自守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浮华的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文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高群山空,众籁吐天窍。”——秋天高远,群山显得空旷,自然界的声音从天际的孔窍中吐出。
- “霜飚击林野,岩壑起哀嘂。”——寒风如霜,猛烈地击打着林野,山谷和岩石间回荡着悲凉的呼啸声。
- “萧萧寒月下,合若万鬼啸。”——在寒冷的月光下,这声音仿佛是无数鬼魂的嚎叫。
- “疑是太古魂,左口右幽左口右幽此中吊。”——有人怀疑这是远古灵魂在此中哀悼。
- “山人住中巘,侧耳得清峭。”——山中的隐士居住在山峰之间,侧耳倾听这清冷峭拔的声音。
- “谱之入文字,满卷冷雪照。”——他将这些声音谱写成文字,整卷书页如同被冷雪照亮。
- “其声太凄楚,劲涩皆古调。”——这些声音太过凄凉,节奏生硬,都是古老的调调。
- “俗尚正淫靡,惑者自夸耀。”——而世俗的潮流正趋向于浮华和靡靡之音,那些被迷惑的人自夸自耀。
- “山人持之归,无乃取众谯。”——山人带着这些声音归来,难道是为了取悦众人吗?
- “会有知此音,相逢当一笑。”——总有一天,会有懂得这些声音的人,相遇时只需一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众籁吐天窍”比喻自然界的声音来源,“满卷冷雪照”比喻文字的清冷。
- 拟人:如“岩壑起哀嘂”将山谷和岩石拟人化,赋予它们悲凉的呼啸声。
- 对仗:如“秋高群山空,众籁吐天窍”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绘和对山中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自守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批判。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秋高、群山、众籁、天窍、霜飚、林野、岩壑、哀嘂、寒月、万鬼啸、太古魂、中巘、清峭、冷雪照、劲涩、古调、俗尚、淫靡、谯。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秋高群山空象征着自然的壮美和空旷,众籁吐天窍象征着自然声音的源泉,霜飚击林野象征着自然的威力,岩壑起哀嘂象征着自然的悲凉,寒月下的万鬼啸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和恐怖,太古魂象征着远古的灵魂,中巘象征着隐士的居所,清峭象征着隐士的清高,冷雪照象征着文字的清冷,劲涩古调象征着古老的声音,俗尚淫靡象征着世俗的浮华,谯象征着取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众籁吐天窍”中的“众籁”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界的声音 B. 天际的孔窍 C. 寒风如霜 D. 山谷和岩石 答案:A
-
诗中“山人住中巘”中的“中巘”指的是什么? A. 山峰之间 B. 山谷 C. 山脚 D. 山顶 答案:A
-
诗中“满卷冷雪照”中的“冷雪照”比喻什么? A. 文字的清冷 B. 自然的壮美 C. 自然的悲凉 D. 自然的神秘 答案:A
-
诗中“其声太凄楚,劲涩皆古调”中的“劲涩”指的是什么? A. 节奏生硬 B. 声音凄凉 C. 古老的声音 D. 浮华的声音 答案:A
-
诗中“俗尚正淫靡”中的“淫靡”指的是什么? A. 浮华和靡靡之音 B. 清高自守 C. 自然的壮美 D. 自然的悲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杜甫的《望岳》: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批判。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读杨山人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但文同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的批判,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