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晓山夏肯甫入京
岁月频看镜,功名一据鞍。
勿言行路恶,有志恋家难。
芳草客程远,落花春夜寒。
江湖旧时梦,相逐到长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夏肯甫入京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岁月如镜,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功名如同鞍辔,虽在身旁却难以掌控。行路艰辛,切莫抱怨,心有志向却难舍故乡。虽旅途遥远,芳草依旧,夜晚寒冷,落花满地,令人感到孤独。最终,江湖旧梦依旧,追逐着梦想,来到繁华的长安。
注释:
- 岁月频看镜:岁月常常在镜子中映照出自己,寓意时间的流逝。
- 功名一据鞍:功名就像坐骑的鞍子,形容功名的虚幻和不实。
- 勿言行路恶:不要抱怨行路艰辛。
- 芳草客程远:旅途遥远,芳草依旧生长。
- 落花春夜寒:春夜寒冷,落花满地,象征孤寂与失落。
- 江湖旧时梦:指过去的江湖生活和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古朴,典雅,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前程的关切,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诗中的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情感深沉,描绘出人生路途的艰辛与无奈。开篇以“岁月频看镜”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沉思,接着用“功名一据鞍”表现对功名的渴望与无奈,展现出人生的矛盾与挣扎。中间的“勿言行路恶”则是对人生道路的豁达态度,告诫友人要有志向,不要轻言放弃。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感伤的情绪,似乎在暗示着即使身处繁华的长安,内心仍可能感受到孤寂。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未来的送别,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家乡和过去的眷恋之情,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月频看镜:指时间如镜,常常反射出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功名一据鞍:功名如同坐骑的鞍子,显得虚幻而不实。
- 勿言行路恶:劝诫朋友不要抱怨行路的艰辛。
- 有志恋家难:有志之人,内心却难以舍弃对家的思念。
- 芳草客程远:即使旅途遥远,芳草依旧生长,象征希望。
- 落花春夜寒:春夜寒冷,落花凋零,寓意孤独与失落。
- 江湖旧时梦:过往的江湖生活与理想,依然在心中追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比作鞍子,形象生动地表达功名的虚无。
- 对仗:诗中存在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芳草”、“落花”等自然意象,传递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探讨了人生的苦与乐,同时对功名、家乡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月:象征人生的流逝。
- 功名:代表世俗的成就。
- 芳草:象征希望与美好的记忆。
- 落花:象征失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功名一据鞍”,意指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生活的艰辛
c) 乡愁的思念 -
“勿言行路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抱怨
b) 劝诫
c) 失望 -
诗中提到的“江湖旧时梦”指的是? a) 过去的理想与追求
b) 现实的困境
c) 家乡的回忆
答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劝诫
- a) 过去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别》 by 王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戴复古的《送晓山夏肯甫入京》更加强调了对家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豪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者的论文与书籍,探讨宋代诗歌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