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
时间: 2025-04-27 04:36: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
使君袖里玉渊虬,曾截蛮江江上流。
海立山摇三尺外,风盲雨怪一时休。
民元不许佩牛犊,客政何刀弹蒯缑。
遮莫尘清便回使,青山犹赦郅支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使君的袖子里藏着一把玉制的虬龙剑,曾经在蛮江上斩断了流动的水流。海水冲天,山摇动三尺之外,风暴和雨水让人眼花缭乱,暂时歇息。百姓原本不允许佩戴牛犊,客人和政客们又如何用刀弹击蒯缑(古代一种乐器)呢?只要尘埃清静,就可以回去,青山依旧赐予那位郅支(古代的一个部落首领)头上的礼遇。
注释:
- 使君:指地方官员或有权势的人。
- 玉渊虬:玉制的剑,虬龙形状,象征着威武与尊贵。
- 蛮江:指的是蛮族居住地的江河,表现出剑术的高超。
- 海立山摇:形容自然景象的壮阔与气势。
- 民元:指百姓,强调禁令。
- 牛犊:可能象征一种禁忌或权力的象征。
- 蒯缑:古代的一种乐器,可能暗指乐器与政治的关系。
- 郅支:古代的一个部落名称,表示对某种权威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椅,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才而闻名。他的诗歌多以豪情壮志为主题,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权势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风云变幻,诗人通过描写剑的赠予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权力、民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通过描绘一把象征权威与力量的剑,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诗的开篇以“使君袖里玉渊虬”引入,描绘出使君的高贵身份及其所持之剑的威严,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而“曾截蛮江江上流”则展示了这把剑的历史与威力,暗示着过去的英勇与荣耀。
接下来的“海立山摇三尺外”通过夸张的自然描写,表现了剑的力量与气势,仿佛能够撼动天地,增强了诗的磅礴气氛。“风盲雨怪一时休”则增添了自然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随着诗意的发展,“民元不许佩牛犊”引入了社会的禁忌和限制,暗示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客政何刀弹蒯缑”则通过乐器的比喻,进一步探讨了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权力的复杂性。
最后的“遮莫尘清便回使,青山犹赦郅支头”传达了希望和归属感,青山依然庇护着那些有德之人,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使君袖里玉渊虬:使君的袖子里藏着一把玉制的虬龙剑,表现出其高贵与威武。
- 曾截蛮江江上流:曾经在蛮江上斩断了水流,暗示其英勇和实力。
- 海立山摇三尺外:夸张的描绘自然的壮阔,突显剑的威力。
- 风盲雨怪一时休:自然的变化与不可预知性,暗示人生的无常。
- 民元不许佩牛犊:社会禁忌的描写,反映权力对百姓的压制。
- 客政何刀弹蒯缑:探讨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表现权力的复杂性。
- 遮莫尘清便回使:希望尘埃落定,回归宁静。
- 青山犹赦郅支头:青山庇护有德之人,展现和谐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剑比作自然力量,表现出其威力。
- 夸张:如“海立山摇”,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如“风盲雨怪”与“海立山摇”,体现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剑的描写,探索了权力、自然与民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宁静归属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权力与荣耀。
- 海与山:自然的力量与壮丽。
- 青山:代表宁静与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使君袖里玉渊虬”中的“虬”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剑形象
D. 一种乐器 -
“海立山摇”形容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自然的壮阔
C. 人生的无常
D. 战争的惨烈 -
诗中提到的“民元”指的是: A. 有权势的人
B. 普通百姓
C. 政府官员
D. 学者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均描绘了自然和权力的关系,后者更加强调剑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而前者则更多体现诗人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为《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