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黄希声 利登 〔宋代〕
相会不几日,相别又经时。 居然感我怀,何以写所思。 举目皆我友,我心知者谁。 知心而久离,此情悲不悲。
白话文翻译:
我们相聚的日子不多,转眼又分别了许久。 这种情感让我深感怀旧,我该如何表达我的思念呢? 放眼望去,周围都是我的朋友,但真正了解我内心的又有谁呢? 虽然有人了解我的心,但我们长久分离,这种情感难道不悲伤吗?
注释:
- 相会:指与黄希声的短暂相聚。
- 经时:经过一段时间,指分别的时间。
- 居然:竟然,表示情感的强烈。
- 写所思:表达思念之情。
- 举目:放眼望去。
- 知者:了解我的人。
- 久离:长时间的分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是他在与友人黄希声短暂相聚后,又面临长久分离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作者与友人黄希声的短暂相聚之后,面对即将到来的长久分离,作者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念,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分离的无奈。诗中“相会不几日,相别又经时”直接点出了相聚的短暂和分离的长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文“举目皆我友,我心知者谁”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在众多朋友中,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却寥寥无几。最后一句“知心而久离,此情悲不悲”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分离的悲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会不几日,相别又经时”:直接表达了相聚的短暂和分离的长久,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
- “居然感我怀,何以写所思”: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情感的强烈感受,以及对如何表达这种思念的困惑。
- “举目皆我友,我心知者谁”:通过“举目”和“我心”的对比,表达了在众多朋友中,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却寥寥无几。
- “知心而久离,此情悲不悲”:总结了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分离的悲伤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相会不几日”和“相别又经时”的时间对比,以及“举目皆我友”和“我心知者谁”的情感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 设问:“何以写所思”和“此情悲不悲”都是设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分离的无奈与悲伤。通过对比和设问等修辞手法,作者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相会”、“相别”、“举目”、“我心”等,都直接关联到作者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些词汇,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利登 B. 黄希声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相会不几日,相别又经时”表达了什么? A. 相聚的快乐 B. 分离的悲伤 C. 时间的短暂和分离的长久 D. 友情的深厚
-
“举目皆我友,我心知者谁”中的“举目”是什么意思? A. 抬头看 B. 放眼望去 C. 低头沉思 D. 闭目养神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利登的《寄黄希声》与王维的《相思》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利登的诗更注重表达分离的无奈和悲伤,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