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润州城 丘为 〔唐代〕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江城的一端,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望着远方,心中迷茫。 春潮涌动,岛屿被水波平复,残留的雨水在天边形成了彩虹。 鸟儿与孤独的帆船一同远去,烟雾与孤独的树木一同低垂。 我的故乡在哪里?我的目光穿透到广陵的西边,却依然看不到。
注释:
- 天末:天边。
- 江城: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 登临:登高望远。
- 春潮:春天的潮水。
- 岛屿:江中的小岛。
- 残雨:雨后的余雨。
- 虹蜺:彩虹。
- 孤帆:孤独的船只。
- 乡山:故乡的山。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
-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润州城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隔阂。“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则进一步以孤寂的意象,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诗人傍晚时分站在江城的一端,远望远方,心中感到迷茫。
-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春天的潮水使岛屿被水波平复,雨后的余雨在天边形成了彩虹。
-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鸟儿与孤独的帆船一同远去,烟雾与孤独的树木一同低垂。
-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诗人的故乡在哪里?他的目光穿透到广陵的西边,却依然看不到。
修辞手法:
- 比喻:“残雨隔虹蜺”中的“虹蜺”比喻为雨后的彩虹,形象生动。
- 拟人:“烟和独树低”中的“和”字赋予烟雾和树木以人的情感,显得孤独而低沉。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意象分析:
- 春潮:象征着生机与变化。
- 岛屿:代表着稳定与孤立。
- 残雨:暗示着结束与新生。
- 虹蜺:象征着希望与隔阂。
- 孤帆:代表着孤独与远行。
- 独树:象征着坚韧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天末”指的是什么? A. 天边 B. 天空 C. 天际 答案:A
-
“春潮平岛屿”中的“平”字是什么意思? A. 平静 B. 平复 C. 平坦 答案:B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丘为的《登润州城》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以登高望远为背景,但前者更侧重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丘为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理解丘为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