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时间: 2025-01-27 03:32: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狩行
(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杜甫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
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
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
杀声落日回苍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
骆驼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
仿佛蹴踏寒山空。
有鸟名鸲鹆,
力不能高飞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
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
使君五马一马骢。
况今摄行大将权,
号令颇有前贤风。
飘然时危一老翁,
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
为我回辔擒西戎。
草中狐兔尽何益,
天子不在咸阳宫。
朝廷虽无幽王祸,
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东川的军队气势雄壮吗?
他们的狩猎活动就像是在庆祝胜利。
夜里出发的猛士有三千人,
清晨时他们一起围捕,步伐齐整。
已经打死的禽兽有十七八只,
杀声在落日的余晖中回荡在苍穹。
帷幕前展现出九只青色的兕,
骆驼的毛发垂落,像黑色的熊。
东西南北,百里之间,
仿佛踏遍了寒冷的山野。
有一种鸟叫鸲鹆,
它飞不高,无法追赶风中的蓬草。
肉味不值得上鼎俎,
为何要见到囚禁的羁虞呢?
春天的收获和冬天的狩猎能有何益?
使君骑着五匹马,其中一匹是骢马。
更何况如今大将军掌握权力,
号令中隐约有前贤的风范。
飘然之间,危机四伏,我是个老翁,
十年来厌倦了看到红色的旌旗。
我很高兴你的士卒整齐严肃,
为我回马擒获西方的敌人。
草丛中的狐兔又有什么益处呢?
天子不在咸阳的宫殿中。
虽然朝廷没有幽王的祸事,
但怎能不为尘世的苦痛而悲哀呢?
呜呼,怎能不为尘世的苦痛而悲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川:指四川的东部地区,古代的行军、狩猎重地。
- 节度:指节度使,军队的指挥官职务。
- 猛士:勇猛的士兵。
- 兕:一种古代的神兽,形似牛,有角。
- 羁虞:指被束缚的动物,这里象征被囚禁的状态。
- 骢马:一种优质的马种,通常用来比喻名贵之物。
- 幽王:指西周的幽王,历史上因宠爱妃子而导致王朝衰落。
典故解析:
- 幽王:提及幽王是指历史上因荒淫无道而使国家遭受灭顶之灾的统治者,借此警示统治者要谨慎行事。
- 咸阳宫:咸阳是秦朝的都城,常用来象征中央政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变化。
创作背景: 《冬狩行》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四川任职期间,目睹了当时的军队活动和狩猎,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结合了狩猎的场景与对时局的思考,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许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冬狩行》是杜甫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东川的狩猎场景,展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杜甫用“君不见”引入,直接与读者对话,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和代入感。
诗中描绘的狩猎场景,既是对军队气势的赞叹,也是对战争和暴力的反思。三千猛士的夜间出征,清晨的围捕,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与力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生命的无情剥夺,十七八只禽兽的死亡,体现了战争带来的残酷。
在描写中,杜甫也提到了一些鸟兽,表现出自然界的无奈和被逼迫的命运。鸲鹆作为一种无法高飞的鸟,象征着在困境中挣扎的无力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张力,也让人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结尾部分,诗人感慨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虽然没有幽王之祸,但诗中提到的“得不哀痛尘再蒙”,更是道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深刻的意象以及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对人世冷暖的敏感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引入主题,感叹东川的军队气势。
- 校猎亦似观成功:狩猎活动像是在庆祝胜利,暗示战争与胜利的关系。
- 夜发猛士三千人:夜间出发的士兵数量众多,显示出军队的雄壮。
- 清晨合围步骤同:清晨时,士兵们步伐一致,体现出良好的纪律性。
- 禽兽已毙十七八:已经打死的动物数量,反映出狩猎的残酷。
- 杀声落日回苍穹:杀声在落日余晖中回荡,展现出一种悲壮的气氛。
- 幕前生致九青兕:描绘狩猎成果,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骆驼峞垂玄熊:描述猎物的种类,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
- 东西南北百里间:狩猎的范围广泛,暗示着动乱的局势。
- 仿佛蹴踏寒山空:在广阔的自然中,感到一种空虚感。
- 有鸟名鸲鹆:引入鸲鹆,象征无能为力的生灵。
- 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表达鸲鹆的无奈,暗示人类的脆弱。
- 肉味不足登鼎俎:对肉食的反思,提出对生命的珍视。
- 何为见羁虞罗中:质疑为何要见到被囚禁的状态,表达不满。
- 春蒐冬狩侯得同:春秋狩猎,暗示战事频繁。
- 使君五马一马骢:描绘使君的威武,暗含对权力的讽刺。
- 况今摄行大将权:提到大将军的权力,增加了政治意味。
- 号令颇有前贤风:对比前贤,表现出对当前政局的期待。
- 飘然时危一老翁:诗人自谦,表达对时局的担忧。
- 十年厌见旌旗红:厌倦了战争的场面,感叹国家的动荡。
- 喜君士卒甚整肃:对士兵纪律的赞赏,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 为我回辔擒西戎:希望能抓住敌人,保卫国家。
- 草中狐兔尽何益:狐兔的存在与国家的安危无关,讽刺狩猎的无用。
- 天子不在咸阳宫:天子不在,象征权力的动荡。
- 朝廷虽无幽王祸:提到幽王,暗指朝廷的衰败。
- 得不哀痛尘再蒙:表达对历史的哀痛,感叹国家的苦难。
-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重申对历史教训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西南北百里间”,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狩猎比作战争,暗含深意。
- 拟人:使鸟兽具有人性,增加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狩猎展开,通过描绘自然与战争的关系,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担忧与对生命的珍视。诗人对权力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交织,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猛士:象征勇敢与力量,代表军队的雄风。
- 禽兽:代表战争的牺牲品,反映战争的残酷。
- 鸲鹆:象征无奈与脆弱,表现对困境的无力感。
- 骢马:象征权力与财富,隐含对权力的讽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名是: A. 喜鹊
B. 鸲鹆
C. 燕子
D. 麻雀 -
杜甫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赞美
B. 担忧
C. 欢乐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幽王”代表了: A. 统治者的智慧
B. 统治者的荒淫无道
C. 统治者的仁爱
D. 统治者的勇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由杜甫所作,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切感受。
- 《兵车行》:通过叙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展现对战争的反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甫的《冬狩行》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