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时间: 2025-01-10 21:59:19

累累后堂柰,落尽风雨枝。

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

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累累后堂柰,落尽风雨枝。
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
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白话文翻译:

后堂的柰树上果实累累,经过风雨的洗礼,树枝上的果实已然落尽。我偶尔在这里散步,拄着手杖,闲聊间向树上瞧去。树林中的叶子遮住了那颗孤独的果实,山中的鸟儿对此仍然未曾察觉。事物总是在隐晦中存在,借此我领悟到自己的人生境遇。

注释:

  • :柰树,果树的一种,果实可食。
  • 累累:形容果实丰硕、聚集。
  • 行乐:指享受乐趣,这里指散步时的悠闲。
  • 倚杖:拄着手杖,表示年岁渐长或身体不便。
  • 聊纵窥:随意地向上看看。
  • :隐藏,掩盖。

典故解析:

柰树的果实,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丰盈,然而在风雨摧残后,果实落尽,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诗中提到的山鸟,则是一种无知的存在,未曾意识到孤独果实的存在,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对某些事物的忽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阮亭,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生哲学而著称。他的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梅尧臣在后堂的柰树下散步,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作。诗中通过柰树果实的兴衰变化,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开头几句描绘了柰树上依然挂着一颗果实的情景,反映出丰盈与凋零的对比。随后通过“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则引入了对周遭的观察,孤独的果实被叶子遮挡,代表着在繁华与喧嚣中,许多真实的生命被忽视。最后两句“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通过对物质存在的思考,诗人感悟到了自身的存在,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累累后堂柰:后堂的柰树上果实丰硕,表现了自然的丰盈。
  2. 落尽风雨枝:经历风雨后,果实终于落尽,寓意人生的无常。
  3. 行乐偶散步:在闲暇时分,享受散步的乐趣。
  4. 倚杖聊纵窥:拄着手杖,随意地向树上望去,表现出一种随性。
  5. 林叶隐孤实:树叶遮住了这颗孤独的果实,象征被忽视的存在。
  6. 山鸟曾未知:山中的鸟儿对此果实毫无察觉,暗示生活中常常忽视的事物。
  7. 物亦以晦存:即使在隐晦中,事物依然存在,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8. 悟兹身世为:通过观察,领悟到自身的境遇与存在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柰树的果实比喻生活的富饶。
  • 拟人:山鸟未曾察觉,赋予自然生物以人类的特征。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柰树的果实,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柰树:象征丰盈与生命力。
  • 果实:象征人生的成果与经历。
  • 山鸟:象征对生活细节的忽视。
  • 林叶:象征遮蔽与隐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是什么树?

    • A. 桃树
    • B. 柰树
    • C. 梨树
  2. 诗人提到的孤独果实被什么遮住?

    • A. 花瓣
    • B. 林叶
    • C. 云彩
  3. 诗的最后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生命的无常
    • C. 物质的存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
  • 杜甫《春望》:关注社会与人生的苦难,表现出更为沉重的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梅尧臣的作品在表现自然的同时,更加关注内心的思考与人生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