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约客有和者再用韵四首》

时间: 2025-01-27 03:29:13

柳梢庭院杏花墙,尚记春风绕画梁。

二十四番花信尽,只余箫鼓卖餳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庭院杏花墙,尚记春风绕画梁。二十四番花信尽,只余箫鼓卖餳香。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的枝头和庭院的杏花墙前,我仍记得春风曾环绕着画梁。如今二十四种花信已经结束,只剩下箫声和鼓声在卖着香饼。

注释:

  • 柳梢:柳树的枝条,通常形容柔软、轻盈。
  • 庭院:指房屋前的空地,通常是一个休闲、赏景的地方。
  • 杏花墙:指墙边盛开的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春风:春天的风,带来温暖和生机。
  • 画梁:装饰有彩绘的梁,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美丽构件。
  • 二十四番花信:指春天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花信,表示花开的时节已到。
  • 箫鼓:古代乐器,通常用于宴会、庆典等场合。
  • 卖餳香:指卖香饼或点心,体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

典故解析:

“二十四番花信”源于古代农历节气,标志着一年中花开的不同阶段,诗中提到的“花信”不仅代表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080年-约1160年),字梦麟,号少游,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春景,表达对过往春日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魏了翁的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开篇两句“柳梢庭院杏花墙,尚记春风绕画梁”,描绘了庭院中柳树和杏花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春日印象。这里的“柳”与“杏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生命力的体现,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眷恋。

接下来的“二十四番花信尽”,则带出了一种时间的无情感,春天已逐渐远去,二十四节气的花信已经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而最后一句“只余箫鼓卖餳香”,通过描写市井生活,传达出一种热闹的气氛,也让整个诗篇从自然回归到人间,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柔和细腻,充分体现了魏了翁的艺术特色。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伤感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梢庭院杏花墙:庭院内的柳树和杏花相映成趣,展现了春日的生机。
    • 尚记春风绕画梁:诗人依然记得春风曾经轻柔地拂过,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回忆。
    • 二十四番花信尽:随着季节的变迁,春天的花信已经结束,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叹。
    • 只余箫鼓卖餳香:市井的喧嚣与热闹,虽是生活的真实,却也让人感到一丝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柳梢”与“杏花墙”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风比作一种温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借用春天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热闹与宁静的对比。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柔美和生命的延续。
  • 杏花:代表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和新生。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美好回忆。
  • 箫鼓:代表生活的热闹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番花信”是指哪种现象?

    • A. 季节的变化
    • B. 花开的阶段
    • C. 诗人的情感
    • D. 以上皆是
  2. “柳梢庭院杏花墙”中,“柳”和“杏花”分别象征什么?

    • A. 冬天与夏天
    • B. 生命与希望
    • C. 忘却与回忆
    • D. 诗人与朋友
  3.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箫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怀念
    • C. 对热闹生活的描绘
    • D. 对过往的追忆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景和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同样表达了春天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诗与王维的《鸟鸣涧》在描绘自然景物上都有独特的视角,但魏了翁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多集中于自然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魏了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