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时间: 2025-01-11 06:0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薛员外谊赠汤评事衡反招隐之迹兼见寄十二韵
作者: 皎然 〔唐代〕
喜友称高儒,旷怀美无度。
近为东田诱,遂耽西山趣。
庭有介隐心,得无云泉误。
府公中司贵,频贻咫尺素。
郡佐仙省高,亦赠琼瑶句。
诮兹长往志,纡彼独游步。
禅子方外期,梦想山中路。
艰难亲稼穑,晨夕苦烟雾。
曷若孟尝门,日荣国士遇。
铿锵聆绮瑟,攀折迩琼树。
幽践随鹿麋,久期怨蟾兔。
情同不系舟,有迹道所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朋友是高雅的学者,心胸开阔,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美好。最近朋友被东田的诱惑所吸引,从而沉迷于西山的乐趣。庭院中有隐士的心境,难免会因云雾而迷失方向。官府中人位高权重,常常寄来书信。而郡佐的地位也很高,赠送给诗人美妙的诗句。诗人自嘲渴望出游的志向,却又在独自游历的道路上徘徊。禅僧期待在世外隐居,梦想走在山间小路上。艰辛的农耕生活让人早晚都在烟雾中苦苦挣扎。与其如此,不如孟尝君的门户,日常能够遇见国士。铿锵的瑟声在耳边回响,攀折近旁的琼树。幽静的足迹随鹿和麋鹿而去,长久以来怨恨月兔。情谊如同没有系绳的船,难免被世道所累。
注释:
- 高儒:指高尚的学者。
- 旷怀:胸怀开阔,心境宽广。
- 东田与西山:分别指向繁华的地方与宁静的山林,暗示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选择。
- 介隐心:隐者的心境,心中有隐逸之志。
- 咫尺素:指短短的书信。
- 郡佐:地方官员,地位较高。
- 琼瑶句:美好的诗句。
- 禅子:指修道者,追求超脱的生活。
- 孟尝君:指孟尝君的门第,以其门下能容纳众多英才而著名。
- 铿锵聆绮瑟:听到悦耳的瑟声,形容美妙的音乐。
- 幽践随鹿麋:幽静的足迹跟随鹿和麋鹿,形容隐逸生活的寂静与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公元八世纪,活动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皎然与友人薛员外之间的赠答,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绪和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友谊”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诗人展示了高雅的学问和开阔的心胸,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气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东田”、“西山”、“云泉”等,既反映了世俗的诱惑,也表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诗人展示了在繁忙世俗与追求隐逸之间的挣扎。
整首诗结构严谨,十二句分为两部分,前六句描绘友人的品德与生活状态,后六句则转向自我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唐诗的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喜友称高儒:对友人高洁品德的赞美。
- 旷怀美无度:形容友人的心胸开阔,美好无比。
- 近为东田诱:指友人被城市生活的诱惑所吸引。
- 遂耽西山趣:因而沉迷于西山的乐趣。
- 庭有介隐心:庭院中有隐士的心境。
- 得无云泉误:担心因云雾而迷失方向。
- 府公中司贵:官府中人地位高贵。
- 频贻咫尺素:常常寄来书信。
- 郡佐仙省高:郡佐的地位也很高。
- 亦赠琼瑶句:赠送给诗人美妙的诗句。
- 诮兹长往志:自嘲渴望出游的志向。
- 疑彼独游步:在独自游历的道路上徘徊。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情同不系舟”,比喻友情的自由与无拘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晨夕苦烟雾”与“日荣国士遇”的对比。
- 排比:如“铿锵聆绮瑟,攀折迩琼树”,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高儒:代表知识与道德的高尚。
- 东田、西山:象征世俗与隐逸生活的对立。
- 云泉:隐喻自然与宁静。
- 琼瑶:象征美好与珍贵的诗句。
- 鹿麋:象征自然和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田”主要象征什么? A. 田园生活
B. 世俗的诱惑
C. 自然的宁静
D. 学问的追求 -
“情同不系舟”这句中“舟”比喻什么? A. 友谊的牢固
B. 自由与无拘束
C. 生活的漂泊
D. 隐逸的生活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逸生活,展现山水之美。
-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出对自由与壮阔自然的渴望,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