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小减复作三首 其二
作者:陆游
卫养元无术,衰残只自悲。
扶行十步地,强坐一炊时。
枕藉漆园语,呻吟栗里诗。
灾年未易过,那敢望期颐。
白话文翻译:
我对养生之道一无所知,年华已逝但只能自怜自悲。
支撑着走十步路,勉强坐下来吃一顿饭。
枕着竹园的闲话,吟咏着栗里的诗句。
在这灾年中难以度过,哪里敢奢望长寿到百岁?
注释:
字词注释:
- 卫养:指养生保健。
- 元无术:根本没有方法。
- 衰残:衰老和残缺。
- 扶行:借助他人力量走路。
- 炊时:吃饭的时候。
- 枕藉:用作枕头,指休息时。
- 漆园:可能指竹园,隐喻优雅的环境。
- 呻吟:发出悲伤的声音,这里指吟咏。
- 灾年:指天灾人祸导致的艰难年份。
- 期颐:指活到百岁,长寿的象征。
典故解析:
“期颐”出自《礼记》,意为期望活到百岁,反映了人们对长寿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悲壮闻名,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中反映了他对自己衰老和生活困境的深刻感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陆游对自己衰老无奈的感慨。开头“卫养元无术”一语道出他对养生的无能为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接着“扶行十步地,强坐一炊时”,用极为平实的描述,展现了他身体的虚弱与无力,十步之遥的路都需要他人扶持,坐下来吃饭也显得勉强。接下来的“枕藉漆园语,呻吟栗里诗”,则描绘了他在病痛与孤独中,借助竹园的闲聊和诗的吟咏来安慰自己,体现出他对文学的依赖与情感寄托。
最后一句“灾年未易过,那敢望期颐”,将生活的艰辛与对生命长久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悲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自省,也有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和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对养生无能为力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
- 第二联通过“扶行”和“强坐”展现了身体的虚弱。
- 第三联则通过“漆园”和“栗里”展示了诗人精神寄托于文学与自然的情感。
- 最后一句总结了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对艰难生活与长寿希望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扶行十步地,强坐一炊时”,形成韵律美。
- 比喻:将枕头比作漆园的闲话,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 反语:通过“那敢望期颐”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衰老与生活的艰辛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长寿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苦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残: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竹园:象征宁静与自然,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灾年:象征社会动荡与人们的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卫养元无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养生的热爱
B. 对养生无能为力的无奈
C. 对长寿的期待 -
“扶行十步地”中“十步”有何象征意义?
A. 身体虚弱的程度
B. 生活的忙碌
C. 诗人的疲惫 -
诗中提到的“灾年”主要指什么?
A. 个人的灾难
B. 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
C. 自然灾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感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相比较,陆游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苦闷与对社会的深刻关注,而李白则多描绘豪放与逍遥。陆游的细腻情感与李白的奔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传》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