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中丞中和日》

时间: 2025-01-24 16:26:49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

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
汉家分刺诸侯贵,一曲阳春江水清。

白话文翻译

在中和节这一天,天地间阳光明媚,
高城上乐器的声响交织在一起。
汉朝的王朝分封诸侯贵族,
如同一曲春天的乐曲,江水清澈见底。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节令,此处指中和节。
  • 中和:古代节气之一,象征着和谐与适中。
  • 繁弦叠鼓:乐器的声响,形容热闹的场景。
  •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暗示城内的繁华与热闹。
  • 汉家:指汉朝,代指整个汉民族。
  • 分刺:分封和刺史,指对地方的治理与管理。
  • 诸侯:指封国的王侯,古代分封制的一部分。
  • 阳春江水:春天的江水,象征生命与清新。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汉家分刺诸侯贵”,与汉朝的封建制度有关,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曾分封诸侯以巩固政权。而“阳春江水清”则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状况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中和节期间,可能是诗人对节令的感慨,借节日的庆祝表达对社会繁荣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和王中丞中和日》是一首描绘节日气氛和对社会生活感悟的诗作。诗的首句“节应中和天地晴”,以节日的晴朗天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接着“繁弦叠鼓动高城”,描绘了高城上乐器声声交织,热闹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与活力。这种乐音不仅是对节日的庆祝,也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句“汉家分刺诸侯贵”,转而提及历史,反映了汉代分封制的影像,暗示了社会结构的复杂与权力的分配。最后一句“一曲阳春江水清”,则以自然景象的描绘结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新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有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节应中和天地晴:中和节的到来,天地间一片晴朗,表现出节日的气氛。
  2. 繁弦叠鼓动高城:乐器声不断,表现出热闹的节庆场景,仿佛在告诉人们生活的繁华和欢快。
  3. 汉家分刺诸侯贵:提及汉朝的封建制度,反映了历史上权力的结构与分配。
  4. 一曲阳春江水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和生命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繁弦叠鼓”与“汉家分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节日的氛围比作乐曲,传达出节日的欢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和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深思,展现了和谐与繁荣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和:象征和谐、适中。
  • 高城:象征繁华、热闹的社会生活。
  • 江水:象征清澈、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和节”是指什么?
    A. 春节
    B. 中秋节
    C. 古代的一种节日
    D. 圣诞节

  2. 诗中“繁弦叠鼓”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悲伤
    B. 热闹的节日气氛
    C. 自然景色
    D. 战争

  3. “汉家分刺诸侯贵”提到了哪个历史时期的制度?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以春天的景色和生命的活力为主题。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对比

  • 陈羽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陈羽更偏向于节日的欢愉,而杜甫则关注于国家的兴衰与民生疾苦,展现了不同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