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一百首》

时间: 2025-01-11 11:12:10

燕台胆落夏台臣,万国衣冠拱帝宸。

更把文风兼教雨,一时净洗旧边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台胆落夏台臣,万国衣冠拱帝宸。更把文风兼教雨,一时净洗旧边尘。

白话文翻译:

在燕台的勇士们已经归降,夏台的臣子们也纷纷投降,万国的衣冠都朝拜于帝王的宫殿。更是希望通过文治和雨露的润泽,一举净化旧日的边疆尘埃。

注释:

  • 燕台:指燕国的台地,象征着北方的边疆。
  • 胆落:指心中无畏,勇气消失,形容敌人投降的状态。
  • 夏台:指夏国的台地,象征着南方的边疆。
  • 万国衣冠:指来自各国的文武百官,形容众多国家的臣服。
  • 拱帝宸:拱卫皇帝的殿堂,形容臣民对皇帝的尊重和服从。
  • 文风:指文治、文化的风气。
  • 教雨:比喻恩泽,表示通过教化来滋润人心。
  • 净洗旧边尘:清除旧日的边疆污垢,象征着新政的清明。

典故解析:

“燕台”和“夏台”是古代国家的象征,诗中提到的万国臣服反映了皇权的巩固与国家的强盛。文风教化是指通过文化和教育来改善社会风气,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中较为流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86年-约1153年),字君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自然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外有敌寇、内有贼寇的时期,诗人希望通过文治来强国,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燕台”“夏台”作为开头,展现了一个历史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巩固的国家形象。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过去的混乱与现在的稳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畅想。诗人运用“万国衣冠拱帝宸”这一形象,表现了各国臣民对皇帝的尊重,令人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凝聚力。同时,以“文风兼教雨”表达了文治的重要性,结合“净洗旧边尘”暗示着新政的开启,展示了对未来美好的期许。整体来说,整首诗不仅有着政治的深刻含义,更蕴含着文化与教育的力量,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台胆落夏台臣:描绘了北方和南方的臣民们因国势强盛而归顺的情景。
  2. 万国衣冠拱帝宸:强调了国家的威严,众多国家的臣民都尊敬地朝拜皇帝。
  3. 更把文风兼教雨:表达了希望通过文化与教育来治理国家。
  4. 一时净洗旧边尘:指望能够消除旧日的混乱,恢复社会的清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燕台”与“夏台”,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文治与雨露相提并论,表现教育的滋润作用。
  • 排比:强调了国家的强盛与文治的必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国家的团结与强盛,强调文治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燕台:象征北方的边疆,代表着征服与和平。
  2. 夏台:象征南方的边疆,代表着归顺与团结。
  3. 衣冠:象征各国的文武百官,体现国家的权威。
  4. 教雨:象征文化的滋润,表现对教育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燕台”和“夏台”分别象征什么?

    • A. 北方与南方的边疆
    • B. 东方与西方的文化
    • C.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 D. 天下与海洋的宽广
  2. “万国衣冠拱帝宸”中“拱”的意为:

    • A. 拥抱
    • B. 保护
    • C. 拜见
    • D. 拥有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国家兴盛与文治的重要性
    • C. 自然景观
    •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与此诗的国家兴盛形成鲜明对比。
  • 王安石《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期盼,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岳珂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