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忆友》

时间: 2025-01-10 21:56:05

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

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阊阖风高白露秋,
芦花如雪动边愁。
故人迢递天南北,
明月娟娟独倚楼。

白话文翻译:

在高风送爽的秋天,白露时分,芦花像雪一样,摇曳在边疆的愁苦中。故友相隔千里,南北遥远,明月皎洁,我独自倚着楼台,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注释:

  • 阊阖:指宫门,古代指代城市的出入口,这里引申为开阖(开阖)的意思,象征着秋天的气候。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9月7日或8日,是秋季的一个标志。
  • 芦花:指芦苇的花,白色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清冷和愁绪。
  • 迢递:形容遥远,形势艰难。
  • 娟娟:形容月亮清丽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同甫,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秋日忆友》作于秋日,正是白露时节,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季节,万物凋零,诗人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重,愁绪渐生。

诗歌鉴赏:

《秋日忆友》是一首写友谊与思念的诗,作者通过秋日的景象,寄托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阊阖风高白露秋”既描绘了秋季的特征,又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芦花如雪动边愁”描绘了秋风中芦花摇曳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故人迢递天南北”则传达了友人之间的远隔,南北相望,思念之情愈加浓厚。最后一句“明月娟娟独倚楼”,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楼台,映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刻思念。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无尽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阊阖风高白露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清风徐来,白露时节的到来,气候转凉,万物开始凋零。
  2. 芦花如雪动边愁:芦花洁白如雪,伴随着边疆的愁苦,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3. 故人迢递天南北:表达了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南北相隔,使思念更加深沉。
  4. 明月娟娟独倚楼: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独自倚在楼上,感受到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芦花如雪”,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芦花的洁白。
  • 对仗:诗中“故人迢递天南北”与“明月娟娟独倚楼”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秋日环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反映了友谊在时空中穿越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象征着成熟与凋零,暗示生命的无常。
  • 白露:象征着清冷和思念的情绪。
  • 芦花:象征着孤独与愁苦。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芦花如雪”中的“如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芦花的颜色
    • B. 芦花的数量
    • C. 芦花的形状
    • D. 芦花的香气
  3. 诗中“故人迢递天南北”表达了什么?

    • A. 朋友的近距离
    • B. 朋友的远距离
    • C. 朋友的团聚
    • D. 朋友的争吵

答案:

  1. C. 秋
  2. A. 芦花的颜色
  3. B. 朋友的远距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思念之情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张同甫《秋日忆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张同甫更多地借助秋日的景象营造一种萧瑟感,而王维则以送别的场景和诗意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壮阔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的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