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

时间: 2025-01-25 18:18:01

积翠千层一径开,遥盘山腹到琼台。

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

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
—— 方干 〔唐代〕

积翠千层一径开,
遥盘山腹到琼台。
藕花飘落前岩去,
桂子流从别洞来。
石上丛林碍星斗,
窗边瀑布走风雷。
纵云孤鹤无留滞,
定恐烟萝不放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奇美景色,诗人通过描写千层翠绿的山峦与幽深的山径,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和赞美。远处的琼台如同仙境般遥远,藕花在前面飘落,桂花则从别的洞口流出。山石上的树林遮挡了星星,窗边的瀑布声如雷鸣般汹涌。即使云中孤鹤自由自在地飞翔,也难免被缭绕的烟雾和藤萝所困,无法返回。

注释:

  • 积翠: 意为层层叠叠的翠绿,形容山的青翠色。
  • 遥盘: 遥远而盘旋的意思,形容山势蜿蜒。
  • 琼台: 形容美丽的台地或高处,有仙境之意。
  • 藕花: 荷花的一种,象征着美好。
  • 桂子: 指桂花,常用来象征秋天的美好。
  • 丛林: 繁茂的树林。
  • 星斗: 指星星,形容夜空中的璀璨。
  • 风雷: 比喻瀑布水流之声。
  • 烟萝: 指缭绕的烟雾和藤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方干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意境清新洒脱,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干与罗道士相送之际,表达了对天台山的美景及对道士的依依不舍。天台山是道教名山,方干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道教文化的推崇与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方干的《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天台山的独特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的神秘感。全诗从“积翠千层”开篇,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壮丽山景,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这种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

“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水之美与花香之韵融为一体,展现了天台山的生机和灵动。这里的“藕花”和“桂子”不仅是自然的呈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美好与清雅。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使景物更加生动立体。石头上的树林仿佛和星星相互交织,而窗外的瀑布声如风雷般震撼人心,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最后的“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这句诗将孤鹤与烟萝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翠千层一径开:千层叠翠的山峦间有一条小路。
  2. 遥盘山腹到琼台:小路蜿蜒向远处的琼台,仿佛指向仙境。
  3. 藕花飘落前岩去:藕花轻轻飘落,随风而去,象征着美好和流逝。
  4. 桂子流从别洞来:桂花的香气从山洞中飘散而出,增添了幽静的气氛。
  5. 石上丛林碍星斗:石头上的树林遮挡了星星,描绘夜空的美丽。
  6. 窗边瀑布走风雷:窗边的瀑布声如雷鸣般响亮,展现自然的力量。
  7. 纵云孤鹤无留滞:即使孤鹤在云中飞翔,也没有任何停留。
  8. 定恐烟萝不放回:担心缭绕的烟雾和藤萝会阻碍归路,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景与仙境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藕花与桂子的“飘落”和“流来”,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石上丛林”和“窗边瀑布”,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讴歌,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倾慕,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活力。
  • 琼台:代表理想与美好。
  • 藕花:象征纯洁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 桂子:象征丰收与美好记忆。
  • 孤鹤:象征自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天台山的景色?

    • A. 窗边瀑布走风雷
    • B. 藕花飘落前岩去
    • C. 以上皆是
  2. “纵云孤鹤无留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自由
    • C. 名声
  3. 诗中提到的“桂子”指的是什么?

    • A. 桂花
    • B. 杜鹃花
    • C. 荷花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方干《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与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均描写了自然景观,方干更注重山水的奇特与人文情感,王维则偏向于表达个人的宁静与内心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