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时间: 2025-01-10 22:5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作者:方干
颜巷萧条知命后,
膺门感激受恩初。
却容鹤发还蜗舍,
犹梦渔竿从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国,
会稽春草入贫居。
乡中自古为儒者,
谁得公侯降尺书。
白话文翻译
诗人走到显得萧条的颜巷,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他回想起初次受恩时的激动与感激,虽已白发苍苍,但仍然愿意回到那个简陋的小屋,心中梦回渔日,渔竿与隼鸟相伴。如今,黄昏时分的云彩吞没了故国的景象,春天的草木在贫寒的住所中生长。乡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儒者,然而如今又有谁能够得到公侯的书信呢?
注释
- 颜巷: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落魄与凋零。
- 膺门:膺,接受;门,指门第,表示家庭的背景。
- 鹤发:白发,比喻年老。
- 蜗舍:蜗牛的壳,形容居所狭小而简陋。
- 隼旟:隼是一种鸟,旟为旗帜,象征着渔人的梦想与生活。
- 故国:指诗人心中的故乡,象征着思乡之情。
- 会稽:古地名,通常与春草相联系,表达人对故土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干(约834-?),字子干,号青松,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咏物抒怀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干晚年,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变迁。
诗歌鉴赏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故乡的怀念。开篇即以“颜巷萧条知命后”点明了人生的无常,表明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对命运的感悟。诗中的“却容鹤发还蜗舍”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虽然年事已高,却仍希望归隐田园,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而“新定暮云吞故国”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暮色中的云彩如同吞没了他心中故国的画面,令人心生惆怅。“会稽春草入贫居”更是将对故乡的记忆与现实生活的贫困结合在一起,展示出一种对比的悲哀。最后两句“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则引发人们对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深思,质疑在这浮华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能获得真正的认可与荣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故乡及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颜巷萧条知命后:描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颜巷的萧条与无奈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接受。
- 膺门感激受恩初:回忆起初次获得恩惠时的激动与感激。
- 却容鹤发还蜗舍:虽已白发,但依然渴望回到简陋的小屋。
- 犹梦渔竿从隼旟:梦回渔日,寄托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新定暮云吞故国:描绘了故乡在心中渐渐模糊的景象。
- 会稽春草入贫居:春草的生长与贫寒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 乡中自古为儒者:提到乡里的文化传统,反映出诗人的身份认同。
- 谁得公侯降尺书:引发对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发”,形象地表达了老年的状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蜗舍”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公侯”则象征着社会地位。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地位与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颜巷:象征着故乡的萧条与记忆。
- 鹤发:象征着老年与时间流逝。
- 蜗舍:代表简朴、安宁的生活。
- 渔竿: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生活。
- 暮云:象征着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 春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干所描述的“颜巷”象征什么? A. 繁荣 B. 萧条
C. 富裕
D. 热闹 -
诗中提到的“鹤发”指的是什么?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D. 婴儿 -
“谁得公侯降尺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社会地位
B. 友情
C. 财富
D. 自然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反映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
诗词对比:
- 方干与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背景,而方干则更侧重个人的情感体验。两者的风格各有不同,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方干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