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

时间: 2025-01-11 16:52:36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其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纳币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献其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汉须知为鼂错,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

白话文翻译

为了寻求成事而纳币,这种做法已经不再可行。
如何能忍心将信件送到君王的门前呢?
同在一片天空下,心意却不再坚如磐石;
九州大地上,满是鲜血与泥泞。
反抗汉朝必须懂得鼂错的道理,
成就秦国的希望恐怕已不再于此时。
和解自有和解的办法,
但我担心诸位未必能理解。

注释

  • 纳币:指向统治者或权贵上交财物以求得某种利益。
  • 可堪:能够忍受、承受。
  • 函首:书信的开头,指送信的人。
  • 一天:指同在一个天空之下,代表共同的命运或处境。
  • 九地:指天下,表示国家的广阔。
  • 涂血尚泥:满地都是鲜血与泥土,形容战争的惨烈。
  • 鼂错: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反汉的典故。
  • 成秦:指秦国的形成与强大,暗指历史的经验教训。
  • 和其策:和解的策略,寻求和平的办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以诗词见长。其诗风以豪放、直率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复杂。

创作背景

《和戎》创作于宋代,正值北方民族频繁侵扰南宋政权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和解与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和戎》是一首深具历史感和警示意味的古诗,诗人在字里行间展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诗的前两句以“纳币求成事已非”开头,直接指向当时的政治现实,表明通过金钱来获取权力的手段已然失效,暗示对统治者的失望与不满。接下来的“可堪函首献其墀”,则表现了诗人对进谏的无奈与困惑。

第三句“一天共戴心非石”,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比作石头,表明人心难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已经不复存在。紧接着的“九地皆涂血尚泥”,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战争带来的惨烈场面,表现了国家动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后半部分提到反抗汉朝的鼂错,和对秦国成就的反思,表达了历史教训的深刻,暗示要想真正实现和平,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最后一句“和其自有和其策,却恐诸公未必知”,则是对当权者的警示,劝告他们要认真思考和解的策略,但也表现出对他们理解能力的质疑。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纳币求成事已非:通过贿赂来谋求成功的方式已经不可行。
  2. 可堪函首献其墀:如何能忍心将信件送到君王的门前,表达了作者对上层权力的不满。
  3. 一天共戴心非石:同一个天空下,心中却没有坚固的信任。
  4. 九地皆涂血尚泥:整个国家满是战争的血迹与泥土,暗示了战乱的惨烈。
  5. 反汉须知为鼂错:反抗汉朝的行动必须明白鼂错的教训。
  6. 成秦恐不在於期:对于秦国的未来成就,恐怕希望已渺茫。
  7. 和其自有和其策:和解的方法自有其道理。
  8. 却恐诸公未必知:但我担心当权者未必能够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一天共戴心非石”,将心比作石头,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脆弱关系。
  • 对仗:诗中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 夸张:对战争惨烈的描写,如“九地皆涂血尚泥”,夸大了战事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诗人的愤慨。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表现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警觉,强调和解的重要性,以及对当权者的劝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纳币:象征权力与金钱的关系。
  • 血泥:象征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
  • 鼂错: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反抗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纳币求成事已非”是什么意思?

    • A. 通过贿赂成功
    • B. 通过贿赂已无成效
    • C. 成功的关键在于金钱
    • D. 与金钱无关
  2. 诗中提到的“九地皆涂血尚泥”主要表达什么?

    • A. 经济繁荣
    • B. 和平安宁
    • C. 战争的惨烈
    • D. 人民幸福
  3. 诗的最后一句“却恐诸公未必知”中“诸公”指的是什么?

    • A. 百姓
    • B. 当权者
    • C. 诗人自己
    • D. 朋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人心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 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忧虑。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和戎》: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但《登高》更多表现了个人的悲苦与无奈,而《和戎》则侧重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政治的警示。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