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生胸次不尘埃,不学儿遭遇旬自媒。
诗料虽凭风月制,宦途还听鬼神开。
十年教养猷初壮,半世功名念已灰。
安得金銮有清问,贾生何事未归来。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胸怀宽广,没有尘世的污垢;我不愿意像普通人那样遭遇世俗的牵连。虽然我的诗才是依靠风月而得,但在仕途上却还要听从命运的安排。经过十年的教养,我的才华刚刚显露;而我半生的功名却已变得毫无价值。怎么能在金殿上有清白的问询呢?贾谊为什么还不回来呢?
注释:
- 尘埃:指世俗的污浊,含有对世俗权利的排斥。
- 儿遭遇:指普通人遭遇的命运,暗指不如意。
- 诗料:指创作诗歌的素材和灵感。
- 宦途:指仕途,官场生涯。
- 教养猷:指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培养。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金銮:指皇帝的殿堂,象征权位。
典故解析:
- 贾生:指贾谊,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因其才华而未能得志,常用来象征有才无用。
- 鬼神开:指命运的安排和不可知性,强调个人努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述怀》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诗歌,作者通过对自我经历的反思,表现了对权力与名声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我生胸次不尘埃”表明自己对世俗的拒绝,而后又以“宦途还听鬼神开”揭示了命运的不确定性。诗中对比了十年教养的成果与半生功名的失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贾生何事未归来”点题,既是对贾谊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自身境遇的自省。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体现了宋代诗歌的个性化和情感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生胸次不尘埃:表达了作者心怀高远,拒绝世俗的态度。
- 不学儿遭遇旬自媒:表明不愿意像一般人一样被命运牵累。
- 诗料虽凭风月制:承认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但也反映了内心对艺术的追求。
- 宦途还听鬼神开:强调命运的不可知与无奈。
- 十年教养猷初壮:描绘了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华逐渐成熟。
- 半世功名念已灰:对过往功名的失落和对未来的迷茫。
- 安得金銮有清问:渴望在权力中心能够有清白的诉说。
- 贾生何事未归来:以贾谊的遭遇为引,表达对自身困境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胸次不尘埃”与“儿遭遇旬自媒”,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金銮”象征权位,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对命运的不屈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士人的困惑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胸次:象征内心的宽广与理想,反映作者的气质。
- 风月:代表自然的美好与诗意,暗示创作的来源。
- 金銮: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社会现实的压迫感。
- 贾生:象征有才无用,反映个人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我生胸次不尘埃”中“尘埃”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的污垢
- B. 世俗的烦恼
- C. 心灵的纯净
- D. 身体的疲惫
-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司马迁
- B. 贾谊
- C. 杜甫
- D. 李白
-
诗中“十年教养猷初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学习的自信
- B. 对功名的渴望
- C. 对时间的感慨
- D. 对理想的失落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李白:同样抒发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现了对人生失落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述怀》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