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

时间: 2025-01-27 04:11:06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

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

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
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
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白话文翻译

在千里之外追逐着蜗牛的两只角,经历了百年才得意于大槐宫。
夜里只剩下几行墨迹,却看不见伽朵的风姿一臂。
世俗的眼光就像当初那样白,我的容颜已不再如从前那般红润。
浮生若不如游丝般随意,实际上也不过是在尘埃中随风而转的蓬草。

注释

字词注释

  1. 千里:形容距离很远。
  2. 蜗角:蜗牛的角,象征微小而细微的事物。
  3. 百年得意:经历百年才有所成就。
  4. 大槐宫:指大槐树的宫殿,象征荣耀和成就。
  5. 伽朵:佛教名词,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6. 游丝:形容轻浮无定的状态。
  7. 尘沙逐转蓬:比喻生活的无常。

典故解析

  • 大槐宫:历史上,槐树常被视为吉祥和长寿的象征。大槐宫可能指代某种理想或成就。
  • 伽朵:在佛教文化中,伽朵象征着美丽与优雅,诗中提到的“伽朵一臂风”意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诗风清新洒脱,擅长词、赋、诗,尤其以诗歌和书法闻名。黄庭坚的诗歌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政治失意、生活困顿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过去荣耀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追忆和反思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人追逐蜗牛的角,象征着在漫长时间中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但这种追求却显得徒劳无功。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夜晚只剩下几行墨迹,暗示着创作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往昔风华的怀念。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一句,表达了对世俗眼光的无奈与自我形象的失落。诗人意识到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再,容颜和才华都难以回到从前。最后两句“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则将主题推向了哲学的高度,表现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认识,强调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自我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追奔两蜗角:象征追求微小目标的艰难与遥远。
  2. 百年得意大槐宫:经历漫长岁月才获得的成就,隐含时间的无情。
  3. 空余祗夜数行墨:创造的孤独与无奈,留存的只有文字。
  4. 不见伽朵一臂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暗示过去的光辉。
  5. 俗眼只如当日白:世俗眼光的冷漠与无情。
  6. 我颜非复向来红:自我感知的变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7. 浮生不作游丝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哲理思考。
  8. 即在尘沙逐转蓬:隐喻生活的无常与变迁,强调人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蜗牛的追逐,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里追奔”与“百年得意”,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蜗牛、墨迹等意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追求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失落与追忆中对自我与生命的认知,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蜗角:象征微小与细微的事物。
  2. 大槐宫:象征荣耀与成就。
  3. :象征创作与思想的留存。
  4. 伽朵:象征美好与优雅。
  5. 游丝:象征轻浮与无常。
  6. 尘沙:象征世俗与混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里追奔”象征什么?
    A. 忍耐
    B. 追求微小目标的艰难
    C. 旅行

  2. “我颜非复向来红”中的“红”指代什么?
    A. 年轻的容颜
    B. 事业的成功
    C. 过往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浮生不作游丝上”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悟?
    A. 人生的繁华
    B. 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黄庭坚的《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更偏向于豪放与激昂,而黄庭坚的诗则显得沉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1. 《黄庭坚诗文选》
  2. 《宋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