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时间: 2025-04-27 18:29:53

花一枝。

酒一卮。

举酒对花君莫辞。

人生多别离。

行相随。

坐相随。

更有何人得似伊。

春融胡蝶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花一枝。酒一卮。
举酒对花君莫辞。
人生多别离。
行相随。坐相随。
更有何人得似伊。
春融胡蝶飞。

白话文翻译:

《长相思》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或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一枝花、一杯酒,举起酒杯对着花,劝对方不要推辞。人生中有许多离别,行走时彼此相随,坐在一起时也是如此。还有谁能像她那样陪伴自己呢?在春天融化的时候,蝴蝶翩翩起舞。

注释:

  • 花一枝:一支花,象征着美好和爱情。
  • 酒一卮:一杯酒,表示宴饮的场合。
  • 对花:对着花,指在赏花时举杯。
  • 君莫辞:你不要推辞,劝对方一起饮酒。
  • 别离:离别,人生中常见的事情。
  • 行相随,坐相随:走的时候有伴,坐的时候也有伴,表达亲密关系。
  • 何人得似伊:谁能像她一样,表现出对某人的思念。
  • 春融胡蝶飞:春天的温暖让蝴蝶飞舞,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交习惯有关,诗人通过饮酒赏花的场景,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长相思》展现了王之道在诗歌创作上对情感细腻的把握和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全诗以一种轻松的饮酒赏花场景为开端,却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理解。诗中的“举酒对花”不仅是一种社交行为,更是诗人与友人间深厚情谊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花与酒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带有淡淡伤感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别离”的感慨愈发明显,表达了人生中难免的分离与孤独。“行相随,坐相随”两句,透露出一种对陪伴的渴望与对友谊的珍视。最后,提到的“春融胡蝶飞”,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隐喻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以“花”与“酒”开篇,构成诗的场景,营造轻松氛围。
  • 第三句“举酒对花君莫辞”,引导情感升华,劝说对方共享美好时光。
  • 第四句“人生多别离”直白揭示主题,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分离的哀愁。
  • 第五、六句则通过“行相随,坐相随”强调陪伴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亲友的珍惜。
  • 最后以“春融胡蝶飞”作结,既是对春天的描绘,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比喻,将花与酒作为情感的载体,象征着友情与爱情的美好。
  • 对仗手法在“行相随,坐相随”中体现出诗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珍惜与思念,通过春天的意象寄托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代表爱情与友情。
  • :象征欢聚,表达对生活的享受。
  • 胡蝶:象征自由与美好,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饮酒行为是为了: A. 庆祝
    B. 劝说对方
    C. 忘记烦恼

  2. 诗中“人生多别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感慨与哀伤
    C. 无所谓

  3. “春融胡蝶飞”中春天的意象代表了: A. 冷静
    B. 生机与希望
    C. 离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长相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友人或离别的思念,前者以柔和的场景描绘为主,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对饮的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