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怨》

时间: 2025-04-28 03:11:27

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

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怨
作者: 祖咏 〔唐代〕

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
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

白话文翻译:

送别已经到河中间,秋天的船停靠在渡口。
彼此相对看着,距离并不远,然而还不能马上返回舟中。

注释:

字词注释:

  1. 送别:送行,告别的意思。
  2. 中流:河流的中间部分。
  3. 秋船:秋天的船,泛指在秋天出行的船只。
  4. :靠着,停靠。
  5. 渡头:渡口,渡船的地方。
  6. 相看:彼此对视。
  7. :仍然,依旧。
  8. 未可:还不能。
  9. :立刻,马上。
  10. 回舟:返回船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通过“秋船”与“送别”的意象,传达出秋季送别的凄凉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约759年-834年),字景山,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别怨》创作于唐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人们在秋天送别之际的情感,表现了对别离的淡淡忧伤。

诗歌鉴赏:

《别怨》是一首简洁而含蓄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展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首句“送别到中流”,诗人通过“中流”这一意象,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逆转,仿佛在说送别之人已无退路。接着“秋船倚渡头”,秋天的船停靠在渡口,渲染出了一种季节的凄凉与孤寂。这一意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后两句“相看尚不远,未可即回舟”,则表现了送别者与被送别者之间的微妙情感,虽然彼此相对并不遥远,但因离别而产生的距离感却让人心生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深刻的情感,令人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别到中流:已走到河流的中间,象征着送别已进入关键时刻。
  2. 秋船倚渡头:在秋天的渡口,船停靠,暗示着离别的气息。
  3. 相看尚不远:两人虽然相对而望,距离不远,但情感的隔阂却显而易见。
  4. 未可即回舟:虽然相看不远,但仍然无法立刻回到船上,意味着离别的难舍。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秋船”、“渡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秋天的离愁意境。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离愁别绪,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凋零与离别,常与思念、愁苦相联系。
  2. :代表着人生的旅途,离别与相聚的工具。
  3. 渡头:象征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与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寓意着人生的转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中流”指的是哪里?

    • A. 河流的起点
    • B. 河流的中间
    • C. 河流的终点
  2. 诗中提到的“秋船”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热闹
    • B. 凄凉
    • C. 暖和
  3. “相看尚不远”的意思是什么?

    • A. 彼此相隔很远
    • B. 彼此相对近,但心灵却远
    • C. 彼此无法相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描绘了送别场景,但更强调自然环境与情感的结合,而祖咏的《别怨》则更突出离别的无奈与淡淡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