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书逸人壁》

时间: 2025-01-27 04:13:50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

莫言白日催华发,

自有丹砂驻少年。

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

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
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
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
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白话文翻译:

在海上的亭台和山下的烟雾中,买到的幽静之地不需要争抢金钱。
不要说白天的光辉催促了白发,因为丹砂能够保持年轻的容颜。
渔夫和钓客未归,依然留恋深竹林间,琴和酒壶仍旧恋着落花的边缘。
在这里更是踏入无人之境,知道这是罗浮山的第几天呢?

注释:

  • 亭台:指供人休息观景的建筑。
  • :指山间的雾气或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幽邃:形容环境幽静深邃。
  • 丹砂:一种矿物,古代人认为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 深竹里:指竹林深处,意指宁静自然的地方。
  • 落花:指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典故解析:

“罗浮”是指罗浮山,位于中国广东省,是道教名山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常被文人雅士所歌颂,象征着隐逸和自然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对自然的崇尚而闻名。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追求名利的淡漠,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海上亭台”与“山下烟”,构筑了一个梦幻般的自然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诗人在这里似乎在与大自然对话,表达了对金钱和名利的漠视,反而认为“自有丹砂驻少年”,体现出对生命和青春的深刻理解。

同时,诗中“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的描写,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知是罗浮第几天”,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自我存在的一种哲学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层次感,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海上亭台山下烟:描绘出海与山交融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买时幽邃不争钱:表达了对幽静环境的珍视,强调不以金钱为主的生活态度。
    • 莫言白日催华发:劝诫他人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感到焦虑。
    • 自有丹砂驻少年:表示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年轻不受岁月影响。
    • 渔钓未归深竹里:描绘了隐居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 琴壶犹恋落花边:象征着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留恋。
    • 可中更践无人境:进一步强调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知是罗浮第几天:引发对时间的沉思,表明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砂”比喻青春与活力。
    • 拟人:如“琴壶犹恋”,赋予物品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年轻,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亭台:象征着休息与观景的场所,代表着对自然的向往。
  • 烟雾:体现出自然的神秘与朦胧感,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状态。
  • 丹砂:古代人认为是延年益寿的物质,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落花:象征着短暂与美好,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丹砂”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青春
      C. 名利
      D. 权力
  2. 填空题:

    • 诗中“海上亭台山下烟”描绘的是一种___的自然景象。
  3. 判断题:

    • 诗人对金钱和名利持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朦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比较曹松与王维的隐逸主题,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和,而曹松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