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壁》

时间: 2025-01-11 14:03:45

筑室镜湖滨,于今四十春。

放生鱼自乐,施食鸟常驯。

土润观锄药,灯清论养真。

桃源处处有,不独武陵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筑室镜湖滨,于今四十春。
放生鱼自乐,施食鸟常驯。
土润观锄药,灯清论养真。
桃源处处有,不独武陵人。

白话文翻译

我在镜湖边建了房子,到如今已经四十个春天了。
我放生鱼儿让它们自在地游,给鸟儿投食使它们常来亲近我。
土壤湿润,我在这里观察耕作和药草,灯光明亮,我与友人讨论养生之道。
人间的桃花源到处都有,并非只有武陵人才能找到。

注释

  • 筑室:建造房屋。
  • 镜湖:指湖面平静如镜的湖泊。
  • 四十春:四十个春天,指作者在此居住的时间。
  • 放生:放走捕捞的生物,通常是指鱼。
  • 施食:投喂食物。
  • 土润:土壤湿润,适合耕作。
  • 观锄药:观察农作物和药材的生长。
  • 灯清:灯光明亮,清晰可见。
  • 论养真:讨论养生的道理。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典故解析

“桃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个象征人间理想、宁静生活的地方。武陵人是故事中的渔夫,他意外发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象征着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士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情感。

诗歌鉴赏

《书屋壁》是一首展现隐逸生活理想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在镜湖边的生活,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四十个春天的时光,表明了他在此地的深厚情感和不变的生活方式。放生鱼和施食鸟的描写,表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慈悲,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此外,诗中提到“桃源处处有”,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思。陆游在诗中隐含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桃源的意象让人联想到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而“武陵人”作为特定的人物,更是强调了这种理想生活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任何人都可以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展现了陆游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筑室镜湖滨:在镜湖边建造了一座房子,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
  2. 于今四十春:强调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四十个春天,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依恋。
  3. 放生鱼自乐:通过放生鱼来表现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施食鸟常驯:给鸟儿喂食,表示与自然界的亲密联系。
  5. 土润观锄药:描述在湿润的土壤中观察农作,暗示对生活实用的关注。
  6. 灯清论养真:在明亮的灯光下与友人讨论养生,表现出对知识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7. 桃源处处有:指出理想生活的存在不仅仅在于武陵,而是普遍存在的。
  8. 不独武陵人:强调人人都可以追求和找到理想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源的意象比喻理想生活。
  • 对仗:如“放生鱼自乐,施食鸟常驯”,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赋予鱼和鸟以情感,使得自然生动鲜活。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湖:象征宁静和美好的环境。
  • :代表自由和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自然的友好和亲密。
  • 桃源:理想的生活环境,象征着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桃源”是指什么? A. 一种鱼
    B. 理想的生活
    C. 乡村
    D. 山脉

  2. 诗中“放生鱼自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冷漠
    B. 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C. 对鱼的不满
    D. 对自然的无知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隐逸生活和陶渊明的桃花源描写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陶渊明通过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田园的追求,而陆游则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展现出这种理想生活的可达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陶渊明传》
  • 《宋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