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麪》

时间: 2025-01-26 05:36:01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麪 谢枋得 〔宋代〕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都说丰收,四月麦子成熟胜过秋收。 天上的厨房送来食物不需要求取,有面食馎饦我还有什么忧虑。 怎样才能化身为儿童,用沙子做面来报答。 或许能被授记成为阿育王,请铸造八万四千座塔。

注释:

  • 来牟:古代指麦子。
  • 天厨:指天上的厨房,比喻自然界的恩赐。
  • 馎饦:一种面食。
  • 授记:佛教术语,指佛陀对弟子未来的预言。
  • 阿育王: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以推广佛教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麦子丰收的季节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麦子的丰收和对简单面食的满足,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季节的喜悦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诗中“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直接描绘了麦子丰收的景象,而“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自然恩赐的满足感。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童真和佛教文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直接描绘了麦子丰收的景象,强调四月麦子的丰收胜过秋收。
  2.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通过比喻表达了自然恩赐的满足感,有面食馎饦就无所忧虑。
  3.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表达了诗人对童真的向往,希望能用沙子做面来报答。
  4.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希望能被授记成为阿育王,铸造佛塔。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厨送食不待求”比喻自然界的恩赐。
  • 拟人:“安得化身为儿童”拟人化表达了对童真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童真和佛教文化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丰年、麦熟、天厨、馎饦、儿童、沙、授记、阿育王、塔。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麦熟象征丰收和满足,天厨象征自然恩赐,儿童和沙象征童真和简单生活,授记和阿育王象征佛教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来牟”指的是什么? A. 麦子 B. 稻子 C. 玉米 答案:A

  2. “天厨送食不待求”中的“天厨”比喻什么? A. 自然界的恩赐 B. 人间的厨房 C. 天上的神仙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馎饦”是一种什么食物? A. 面食 B. 米饭 C. 糕点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秋夕》与《谢麪》: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秋夕》更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谢麪》则表达了对丰收和简单生活的满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诗选注》
  • 《佛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