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
时间: 2025-01-27 03:37:00意思解释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
作者: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
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
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
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
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
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
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
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白话文翻译
我身处潦倒之境,宦海无情已尽,芳华岁月渐近尾声。心中想要告别南方的故土,重新回到北方的城市看看。山水重叠仍显壮丽,城镇却显得宽广平坦。人流涌动于杨府之上,长安城中喧闹不断。雾气遮住了峰头,霞光映照着西沉的日头。水面上波光粼粼,树影在阳光下显得绿意盎然。虽然心中留存一丝旧情,但对往日友谊的怀念仍让我感到温暖。生病时抛弃官职容易,但与老友分别却是难以承受。如今九月没有了炎热,西风也尚未带来寒意。我在齐云楼的北面,凭栏而立,静静地望着远方。
注释
- 潦倒:形容生活困顿,也指失意。
- 宦情:指官场的情感,意指对仕途的感慨。
- 芳岁阑:指美好的青春即将结束。
- 重上北城:指再次回到北方的城市。
- 复叠:重叠、层叠。
- 井邑:井边的城镇,泛指乡镇。
- 插雾: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 水光红漾漾:水面波光粼粼,色彩鲜艳。
- 约略:大致,稍微。
- 殷勤:热情,殷切。
- 九月全无热:九月的天气没有了炎热,暗示季节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尤以“白话诗”著称,强调诗词的通俗易懂,表达平民生活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彼时他已辞官归隐,心中感慨万千,故而写下此诗。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更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潦倒宦情尽”字句引出,直切主题,抒发了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的失落感。接下来的描写带有强烈的对比,南方的离去与北方的归来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诗中景与情的交融,尤其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作者一生对人间美景的热爱。同时,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人和旧情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尤其是“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一句,既道出了官场的冷漠,也突显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厚与珍贵。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潦倒宦情尽:表达作者的落魄与对官场的厌倦。
- 萧条芳岁阑:青春岁月即将结束,感慨人生的无常。
- 欲辞南国去:表达想要离开南方,重回北方的心情。
- 重上北城看:再次回到北方的城市,呈现思乡之情。
- 复叠江山壮:描绘壮丽的山川景色。
- 平铺井邑宽:城市的宽广与宁静。
- 人稠过杨府:人流密集,生活的喧嚣。
- 坊闹半长安:长安城中热闹的情景。
- 插雾峰头没:云雾缭绕,山峰隐没的图景。
- 穿霞日脚残:夕阳西下,霞光映照。
- 水光红漾漾:水面的波光闪烁。
- 树色绿漫漫:树木的绿意盎然。
- 约略留遗爱:对往日的美好依依不舍。
- 殷勤念旧欢:对旧友的深情怀念。
- 病抛官职易:生病时放弃职务容易。
- 老别友朋难:与朋友分别却极为困难。
- 九月全无热:九月的天气不再炎热。
- 西风亦未寒:西风尚未带来寒意。
- 齐云楼北面:在齐云楼上,北面俯瞰。
- 半日凭栏干:半日时光,静静倚靠栏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光红漾漾”,描绘水面的波光,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树色绿漫漫”,赋予树木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人生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沧桑。
- 水光:象征生命的流动与美好。
- 树色: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延续。
-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官场的冷漠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友谊的怀念
D. 以上皆是 -
诗中“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不满
B. 对朋友的珍惜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B. 对朋友的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友人的思念。
- 李白的《月下独酌》:展现了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诗歌在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上均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