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宗挽诗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3:50:33

汇水誇同邑,桐江事事贤。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

游宦常千里,归来共一川。

西门今日路,忍泪入资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汇水誇同邑,桐江事事贤。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
游宦常千里,归来共一川。
西门今日路,忍泪入资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友人的怀念。
水汇聚的地方恰好是同一个城市,桐江的事情都显得贤良淑德。
我心中冰冷,谁能与这土地共鸣,
言语的分量却重如天上的书信。
游宦的生活常常在千里之外,
但归来时却共享这片水域。
今天走西门的路,
不禁泪流满面,进入资延的怀抱。

注释:

  • 汇水:指汇聚的水流,常用于形容河流交汇之处。
  • 同邑:同一个城市或地区。
  • 桐江:指的是桐江水,象征故乡或特定的地理位置。
  • 骨寒:形容内心感到寒冷,通常与思乡或失落感有关。
  • 言重:言语的分量,指话语的重要性。
  • 游宦:指在外任官或做官的生活。
  • 资延:指资延这个地名,可能是诗人归来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字子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歌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怀念,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赵知宗挽诗三首》是为悼念与自己有深厚交情的赵知宗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惋惜与思念之情。本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交织的方式,展现了深切的乡情。

诗歌鉴赏:

《赵知宗挽诗三首 其三》是一首深感怀念的挽歌,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情。诗中,“汇水誇同邑,桐江事事贤”开篇便引入故乡的水域,既是地理的概念,也是情感的寄托,水流聚集如同情感的汇聚,表达了对故乡的赞美与归属感。接着“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一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言语的重量传达了无法言说的情感。游宦的生活虽然路途遥远,但归来时与故乡的水域共鸣,体现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归属。最后“西门今日路,忍泪入资延”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时的复杂情感,泪水中蕴含着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情感交织,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用意象鲜明、情感细腻的手法,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汇水誇同邑:描绘故乡水流的美好,展现对故乡的赞美。
  2. 桐江事事贤:强调故乡的美德与人情。
  3. 骨寒谁与地:表露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
  4. 言重却笺天:表达言语的沉重,愁苦的心情。
  5. 游宦常千里:游宦生涯的遥远与孤独。
  6. 归来共一川:归来时与故乡的水域相连。
  7. 西门今日路:指向归途,情感的引导。
  8. 忍泪入资延:情感的爆发,泪水中带着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汇水”、“桐江”比喻对故乡的怀念。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赋予水流以情感,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念友人和故乡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象征故乡、情感的流动与汇聚。
  • 桐江:代表故乡的美好与贤良。
  • :象征思念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汇水”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交汇的地方
    • B. 山川
    • C. 田野
    • 答案:A
  2. 诗人“游宦常千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官位的向往
    • B. 对远行的孤独感
    • C. 对家的渴望
    •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忍泪入资延”中,“忍泪”说明了什么?

    • A. 高兴
    • B. 忍耐
    • C. 悲伤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彦约的《赵知宗挽诗三首》与杜甫《月夜忆舍弟》的思乡情,二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但曹的情感更为细腻直接,而杜甫则通过更为广泛的意象展现思乡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相关论著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