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碧峰亭》
时间: 2025-01-11 23:4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上碧峰亭 蔡襄 〔宋代〕 城头近晚忽开晴,有色皆鲜是物清。 地势四来州午向,山围一罅水东行。 乘风歌吹无时已,面日楼台触处明。 不比儿曹夸衣锦,自缘恩与养亲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傍晚时分,城头的天空突然放晴,万物色彩鲜艳,显得格外清新。地势四面环绕,州城正午的方向,群山环绕中有一条缝隙,水流向东。乘着风,歌声和吹奏声不断,面向阳光的楼台处处明亮。不像年轻人炫耀华丽的衣裳,而是因为恩情和养育亲人的荣耀。
注释: 字词注释:
- 城头:城墙的顶部。
- 近晚:接近傍晚。
- 开晴:天气放晴。
- 有色皆鲜:所有的颜色都显得鲜艳。
- 是物清:指万物都显得清新。
- 地势四来:地势四面环绕。
- 州午向:州城正午的方向。
- 山围一罅:群山环绕中有一条缝隙。
- 水东行:水流向东。
- 乘风歌吹:乘着风,歌声和吹奏声。
- 无时已:没有停止的时候。
- 面日楼台:面向阳光的楼台。
- 触处明:处处明亮。
- 不比儿曹:不像年轻人。
- 夸衣锦:炫耀华丽的衣裳。
- 自缘恩与养亲荣:因为恩情和养育亲人的荣耀。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某地任职期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家庭恩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傍晚,作者在城头欣赏到突然放晴的美景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庭恩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傍晚城头放晴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清新和鲜艳。首两句通过对色彩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中间两句通过对地势和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后两句通过对歌声和楼台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最后两句通过对衣锦和恩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恩情的重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头近晚忽开晴,有色皆鲜是物清。
- 描述傍晚时分城头突然放晴,万物色彩鲜艳,显得格外清新。
- 地势四来州午向,山围一罅水东行。
- 描绘地势四面环绕,州城正午的方向,群山环绕中有一条缝隙,水流向东。
- 乘风歌吹无时已,面日楼台触处明。
- 描述乘着风,歌声和吹奏声不断,面向阳光的楼台处处明亮。
- 不比儿曹夸衣锦,自缘恩与养亲荣。
- 表达不像年轻人炫耀华丽的衣裳,而是因为恩情和养育亲人的荣耀。
修辞手法:
- 比喻:“有色皆鲜是物清”中的“有色皆鲜”比喻万物色彩鲜艳。
- 对仗:“城头近晚忽开晴”与“面日楼台触处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头:象征着高处和视野。
- 有色皆鲜:象征着自然美景的鲜艳和清新。
- 山围一罅:象征着自然的壮阔和神秘。
- 乘风歌吹:象征着生活的欢乐和自由。
- 面日楼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城头近晚忽开晴”描述的是什么时间的现象?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 诗中“不比儿曹夸衣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年轻人的羡慕
- B. 对家庭的珍视
- C. 对华丽的衣裳的喜爱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自缘恩与养亲荣”中的“恩”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恩赐
- B. 家庭的恩情
- C. 朋友的恩情
- D. 社会的恩惠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蔡襄的《晚上碧峰亭》: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色,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对自然的哲思,而蔡襄的诗更多表达对家庭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