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杉溪驿二首》

时间: 2025-01-26 07:17:07

隘道临深壑,俯阑千仞强。

惊禽忽独去,怪石偶成笔。

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

反惭群动息,幽意更徬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杉溪驿二首 蔡襄 〔宋代〕

隘道临深壑,俯阑千仞强。 惊禽忽独去,怪石偶成笔。 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 反惭群动息,幽意更徬徨。

白话文翻译:

狭窄的道路临近深谷,俯视栏杆高达千仞。 受惊的鸟儿突然独自飞去,奇异的石头偶然形成笔状。 月光下的荷花颜色,风前稻谷的香气。 反而感到群动皆息,幽深的意境更加彷徨。

注释:

  • 隘道:狭窄的道路。
  • 深壑:深谷。
  • 千仞强:形容极高,一仞约为七尺。
  • 惊禽:受惊的鸟。
  •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 芙渠:荷花的别称。
  • 禾罷稏:稻谷的香气。
  • 群动息:指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
  • 幽意:深邃的意境。
  • 徬徨: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诗词背景: 蔡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杉溪驿所见之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幽深情感和彷徨不定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杉溪驿所见的自然景色,并通过这些景物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隘道临深壑,俯阑千仞强”描绘了险峻的地理环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惊禽忽独去,怪石偶成笔”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后两句“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则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反惭群动息,幽意更徬徨”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内心的彷徨和不安。

诗词解析:

  • 首句“隘道临深壑,俯阑千仞强”描绘了险峻的地理环境,通过“隘道”和“深壑”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 第二句“惊禽忽独去,怪石偶成笔”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
  • 第三句“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则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最后两句“反惭群动息,幽意更徬徨”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内心的彷徨和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怪石偶成笔”通过比喻,将怪石比作笔,增加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惊禽忽独去”通过拟人,赋予了鸟儿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幽深情感和彷徨不定的心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意象分析:

  • 隘道、深壑:描绘了险峻的地理环境,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 惊禽、怪石: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
  • 月下芙渠、风前禾罷稏:通过嗅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隘道临深壑”描绘了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A. 平坦的道路 B. 狭窄的道路临近深谷 C. 宽阔的道路 答案:B

  2. “惊禽忽独去”中的“惊禽”指的是什么? A. 受惊的鸟 B. 受惊的兽 C. 受惊的人 答案:A

  3. “月下芙渠色”中的“芙渠”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梅花 C. 菊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诗词对比:

  • 蔡襄《题杉溪驿二首》与苏轼《题西林壁》: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但蔡襄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幽深情感和彷徨不定的心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蔡襄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蔡襄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