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节帅更代,筵上献诗》

时间: 2025-01-11 14:21:14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

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
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节日庆典的场景。旌旗高高升起,直指天台,清晨的溪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万家人们在此时经历着悲伤与喜悦的交替,大家齐心迎接佛陀的到来,同时也送别如来的身影。

注释:

  • 旌旗:指军队或节日庆典上用来标识的旗帜。
  • 天台:这里指的是高耸的山峰,象征着神圣和超脱。
  • 溪山:溪水和山峦的结合,代表自然景色。
  • 迎佛送如来:迎接佛祖降临,送别如来的灵魂,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感化,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活跃于中晚唐时期,他的诗多以写景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优雅,常常融入对佛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节日庆典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崇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也暗含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反思。

诗歌鉴赏:

《建州节帅更代,筵上献诗》是一首浓厚节日气息的诗作。诗的开头用“旌旗赴天台”勾勒出一种庄严的场面,旌旗迎风招展,象征着节日的盛况与人们的期盼。接着“溪山晓色开”,描绘出清晨的自然景色,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暗示着新的一天的来临,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万家悲更喜”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悲喜交加,体现了生活的多面性与人们对苦乐的共感。最后一句“迎佛送如来”则将整个诗的主题升华,迎接佛陀的到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在节日的背景下,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旗赴天台:旌旗高高飘扬,直指天台,象征着节日的盛大与庄重。
  2. 溪山晓色开:清晨的溪水与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景象。
  3. 万家悲更喜:万千家庭在节日中经历悲与喜的交替,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4. 迎佛送如来:迎接佛陀的到来,传达了人们对信仰的恭敬与对生命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迎佛送如来”比作人生的轮回,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 对仗:诗中句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艺术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节日的庄重与热烈。
  • 溪山:寓意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象征信仰与救赎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家悲更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只悲伤
    B. 只快乐
    C. 悲与喜交替
    D. 无情绪

  2. “迎佛送如来”中“佛”指的是? A. 一位神仙
    B. 代表信仰与希望
    C. 一位历史人物
    D. 无意义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感化的《建州节帅更代》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但王感化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佛教的影响,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