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令》

时间: 2025-01-27 03:10:18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

卷帘疑是弄妆人。

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

微风不动水纹平。

倒影斗轻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卷帘疑是弄妆人。粉面带春醒。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微风不动水纹平。倒影斗轻盈。

白话文翻译:

画堂外霜气浓重,清晨的寒意渐渐消散,南边的树枝上,红色的花朵如同雪一般妆点着。卷起帘子,仿佛看到了正在打扮的人。她的脸庞带着春天的气息,显得格外清新。最喜欢北江边上,那含着娇羞、浅淡而又有精神的花朵。微风轻轻吹过,水面平静无波,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显得格外轻盈。

注释:

  • 画堂:指华丽的房屋。
  • 霜重:形容霜气浓重。
  • 南枝:指南边的树枝。
  • 红雪:比喻红色的花朵。
  • 弄妆人:指正在打扮的人。
  • 粉面:指女子娇嫩的脸庞。
  • 春醒:春天的气息。
  • 北江:指北边的江河。
  • 含娇:带着娇羞的样子。
  • 浅淡精神:形容花朵颜色浅淡但有精神。
  • 水纹平:水面平静无波。
  • 倒影斗轻盈: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显得轻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诜,字子安,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清晨,作者在画堂中感受到霜气消散、春意渐浓的景象,通过对南枝红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诗中“画堂霜重晓寒消”一句,既描绘了清晨的寒意,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南枝红雪妆成”则以生动的比喻,将红花比作雪,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卷帘疑是弄妆人”一句,通过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堂霜重晓寒消:描绘了清晨画堂外的霜气浓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寒意逐渐消散。
  2. 南枝红雪妆成:以比喻手法,将南边树枝上的红花比作雪,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
  3. 卷帘疑是弄妆人:通过拟人手法,将卷帘的动作比作正在打扮的人,增添了诗意。
  4. 粉面带春醒:形容女子的脸庞带着春天的气息,显得格外清新。
  5. 最爱北江临岸:表达了对北江边上景物的喜爱。
  6. 含娇浅淡精神:形容花朵颜色浅淡但有精神,带着娇羞的样子。
  7. 微风不动水纹平:描绘了微风轻拂,水面平静无波的景象。
  8. 倒影斗轻盈:形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显得轻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南枝红雪妆成”,将红花比作雪。
  • 拟人:如“卷帘疑是弄妆人”,将卷帘的动作比作人的动作。
  • 对仗:如“画堂霜重晓寒消”与“南枝红雪妆成”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爱,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远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画堂:华丽的房屋,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 霜重:浓重的霜气,象征着清晨的寒意。
  • 南枝红雪:比喻红色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卷帘:卷起帘子的动作,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
  • 粉面带春醒:女子的脸庞带着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清新和生机。
  • 北江临岸:北江边上的景物,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含娇浅淡精神:花朵颜色浅淡但有精神,象征着娇羞和生机。
  • 微风不动水纹平:微风轻拂,水面平静无波,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倒影斗轻盈: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显得轻盈,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枝红雪妆成”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2. 诗中“卷帘疑是弄妆人”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喜悦 C. 疑惑 D. 宁静 答案:A

  3. 诗中“粉面带春醒”一句,形容了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女子的脸庞 C. 花朵的颜色 D. 清晨的寒意 答案:B

  4. 诗中“微风不动水纹平”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微风轻拂 B. 水面平静 C. 花朵摇曳 D. 霜气消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清晨山间的宁静景象,与本诗有相似的意境。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爱。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与本诗:两者都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本诗则更注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诜的诗词,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本诗的背景和风格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