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晚春)》
时间: 2025-04-28 02:06: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晚春) 吴则礼 〔宋代〕 一片花飞,青春已减。可堪南陌红千点。生憎杨柳要藏鸦,东风只遣横笳怨。看定新巢,初怜语燕。游丝正把残英罥。酒尊也会不相违,风光本自同流转。
白话文翻译: 一片花瓣飘落,青春的时光已经减少。怎能忍受南边小路上的红花成千上万。最讨厌杨柳枝条要藏住乌鸦,东风只是派遣横笛吹出哀怨。看着固定的新巢,初次怜爱那些呢喃的燕子。游动的丝线正缠绕着残留的花瓣。酒杯也不会违背,风光本来就是一同流转的。
注释:
- 踏莎行:词牌名。
- 青春已减:指春天即将过去,青春时光流逝。
- 可堪:怎能忍受。
- 南陌:指南边的小路。
- 生憎:非常讨厌。
- 横笳:横吹的笛子。
- 游丝:飘动的细丝,比喻细长的东西。
- 罥:缠绕。
- 酒尊:酒杯。
- 风光本自同流转:指自然景色和时光一同流转,不可抗拒。
诗词背景: 吴则礼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踏莎行(晚春)》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花落、燕语、游丝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一片花飞,青春已减”直接点出了主题,即青春如同花瓣一样随风飘落,不可挽回。接下来的“可堪南陌红千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南陌上的红花成千上万,但每一朵花的凋谢都象征着青春的消逝。诗中的“生憎杨柳要藏鸦”和“东风只遣横笳怨”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杨柳和东风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最后两句“酒尊也会不相违,风光本自同流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接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一片花飞,青春已减”:通过花瓣的飘落象征青春的流逝。
- “可堪南陌红千点”:南陌上的红花成千上万,但每一朵花的凋谢都象征着青春的消逝。
- “生憎杨柳要藏鸦”:杨柳枝条藏住乌鸦,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
- “东风只遣横笳怨”:东风派遣横笛吹出哀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 “看定新巢,初怜语燕”:新巢和燕子的呢喃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游丝正把残英罥”:游动的丝线缠绕着残留的花瓣,象征着时光的纠缠和不可抗拒。
- “酒尊也会不相违,风光本自同流转”:酒杯不会违背,风光和时光一同流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接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花飞:象征青春的流逝。
- 南陌红千点:象征春天的繁华和青春的短暂。
- 杨柳藏鸦: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
- 东风横笳怨:象征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 新巢语燕: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游丝残英:象征时光的纠缠和不可抗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一片花飞”象征什么? A. 青春的流逝 B. 春天的开始 C. 秋天的到来 D. 冬天的寒冷
-
“生憎杨柳要藏鸦”中的“生憎”是什么意思? A. 非常喜欢 B. 非常讨厌 C. 非常害怕 D. 非常惊讶
-
“酒尊也会不相违”中的“酒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壶 C. 酒瓶 D. 酒坛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和王维的《鸟鸣涧》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词作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