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闲思》

时间: 2025-01-27 04:11:27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郭闲思
作者: 曹邺 〔唐代〕

山前山后是青草,
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
来看野翁怜子孙。


白话文翻译:

在山前山后满是青草,
我整天出门却又关上大门。
每当思念远方的亲人,
不禁想到老人在这里关心后代。


注释:

字词注释:

  1. 北郭:指北边的村落或城镇。
  2. 青草:绿草,象征生机和自然。
  3. 尽日:整天,表示时间的延续。
  4. 骨肉:指亲人,血缘关系的象征。
  5. 天畔:天边,表示远方或他乡。
  6. 野翁:乡野中的老人,象征朴素的乡村生活。
  7. :怜爱、关心。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骨肉”一词常用来表示亲情,体现了对家族的思念。“野翁”则可以联想到古代士人对乡土的眷恋和对老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写景抒情的诗作而闻名,作品多以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流亡的时期。诗人身处北郭,面对自然景象,思念远方的亲人,反映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北郭闲思》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山前山后是青草”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与热情。接着,诗人“尽日出门还掩门”,则透出一种孤独与内心的矛盾,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却心有所属,无法忘怀远方的亲人。

“每思骨肉在天畔”一句,情感愈加深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异乡的游子,心中对家族的牵挂更加明显。最后一句“来看野翁怜子孙”,则将思念的情感与对乡土的依恋交织在一起,描绘了乡村老人对后代的关爱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前山后是青草:描绘出自然环境的美丽,青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2. 尽日出门还掩门:表现出诗人在外游历却又有归属感,内心的矛盾与孤独。
  3. 每思骨肉在天畔: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怀念,突显出对家族的依恋。
  4. 来看野翁怜子孙:展现乡村生活的情感,表达对后代的关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草比作生命的象征,营造出鲜活的场景。
  • 对仗:如“出门”和“掩门”,形成一种和谐的音律。
  • 拟人:野翁对子孙的怜爱,赋予了自然与人情的深厚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草:象征生命和自然的生机。
  2. 山前山后:代表宁静的乡村环境,体现了诗人的生活背景。
  3. 骨肉:亲情的象征,反映出对家庭的牵挂。
  4. 野翁:乡村的长者,象征着朴实与亲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前山后是青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自然的喜爱
    C. 对亲人的思念

  2. “尽日出门还掩门”中的“掩门”有何深意?
    A. 诗人喜欢热闹
    B. 诗人感到孤独
    C. 诗人想要出门

  3. 诗中的“骨肉”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乡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宁静。
  • 李白《夜泊牛津口》: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体现思乡情绪,但更为沉重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