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驻眺招宫苑张端臣》
时间: 2025-02-04 15:25: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亭驻眺招宫苑张端臣 蜀天向腊寒未极,倚槛绵睇亭皋分。 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 杯中竹叶与谁举,笛里梅花那忍闻。 愿君枉步数相劳。他时离绪徒纷纷。
白话文翻译: 在蜀地的腊月,寒冷还未达到极致,我倚着栏杆,远眺着亭边的平野。 江上的太阳像一团红色的浮萍,楼头的云朵几片淡白。 杯中的竹叶酒,我与谁共饮?笛声中的梅花曲,怎能忍心听闻? 希望你不要嫌麻烦,多来走走。将来离别的思绪只会更加纷乱。
注释:
- 蜀天:指蜀地的天空,蜀地即今四川一带。
- 腊寒:腊月的寒冷。
- 倚槛:倚靠在栏杆上。
- 绵睇:远望。
- 亭皋:亭边的平野。
- 一萍团红:形容太阳像一团红色的浮萍。
- 数盖淡白:形容云朵几片淡白。
- 竹叶:指竹叶青酒。
- 枉步:屈尊来访。
- 离绪:离别的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蜀地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是宋祁在蜀地任职期间,向友人张端臣发出的邀请,希望他能来访,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离别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蜀地的冬日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虑。诗中“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上的太阳和楼头的云朵,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杯中竹叶与谁举,笛里梅花那忍闻”则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宋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天向腊寒未极”:蜀地的腊月,寒冷还未达到极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 “倚槛绵睇亭皋分”:诗人倚靠在栏杆上,远望亭边的平野,展现了诗人的姿态和所见之景。
- “一萍团红江上日”:江上的太阳像一团红色的浮萍,形象生动。
- “数盖淡白楼头云”:楼头的云朵几片淡白,与上句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意。
- “杯中竹叶与谁举”:杯中的竹叶酒,诗人孤独地举杯,无人共饮。
- “笛里梅花那忍闻”:笛声中的梅花曲,诗人不忍听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 “愿君枉步数相劳”:希望友人不要嫌麻烦,多来走走。
- “他时离绪徒纷纷”:将来离别的思绪只会更加纷乱,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萍团红江上日”将太阳比作红色的浮萍,形象生动。
- 对仗:“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形成色彩和形态的对仗。
- 拟人:“笛里梅花那忍闻”将梅花曲拟人化,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虑。诗人通过对蜀地冬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孤独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离别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一萍团红”、“数盖淡白”、“竹叶”、“梅花”。
- 详细解释:“一萍团红”形容太阳像一团红色的浮萍,形象生动;“数盖淡白”形容云朵几片淡白,增添了诗意;“竹叶”指竹叶青酒,象征孤独;“梅花”象征坚韧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萍团红江上日”形容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朵
- “杯中竹叶与谁举”中的“竹叶”指的是什么? A. 竹叶 B. 竹叶青酒 C. 竹叶茶 D. 竹叶画
-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祁的其他作品,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 宋祁的《高亭驻眺招宫苑张端臣》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虑,但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宋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