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丹是色身妙宝》

时间: 2025-01-11 00:55:02

丹是色身妙宝,法身即是真心。

从来无色亦无音。

一体不须两认。

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

二边俱遣弃中心。

选佛斯为上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丹是色身妙宝,法身即是真心。
从来无色亦无音,一体不须两认。
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
二边俱遣弃中心,选佛斯为上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丹(色身)是奇妙的宝物,法身就是我们真正的心。从来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万物一体,不需要分为两种来认识。万法并非无,也并非有,有与无都不必去追寻。两边的对立都应抛弃,保持中道,选择佛法为最上乘的品德。

注释:

  • :这里指的是色身,即肉体或形象的意思。
  • 法身:指的是佛的真实本体或真心。
  • 无色无音:强调超越形象和声音的存在。
  • 一体:万事万物皆为一体。
  • 两认:指对事物的分别认识。
  • 万法:所有法则或现象。
  • 有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
  • 二边俱遣:抛弃对立的两端。
  • 中心:保持中道,不偏向任何一边。
  • 选佛斯为上品:选择佛法作为最高的准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佚名,具体信息不详,可能属于宋代某位高僧或禅师。宋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思想深入人心,禅宗尤为盛行。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禅宗修行过程中所作,旨在强调内心的真实与智慧,反映了当时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禅宗追求的是一种直观的体验,超越语言与形象的束缚。

诗歌鉴赏:

《西江月·丹是色身妙宝》是一首蕴含深邃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体悟。诗中“丹是色身妙宝”一句,点明了色身的珍贵和重要性,然而随后的“法身即是真心”则引导读者走向更深层的内涵,强调法身(真心)才是更高的存在。诗人的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既清晰又典雅。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对比,强调了对立的消解与中道的追求。特别是在“有无亦莫搜寻”中,诗人提醒我们,追求表面的存在与虚无都无益,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这些对立,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此外,诗中对“万法非无非有”的论述,也折射出一种对宇宙本质的深刻领悟,体现了古代哲学家与宗教思想家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是色身妙宝:强调肉体的珍贵性。
  2. 法身即是真心:指出真心是超越肉体的存在。
  3. 从来无色亦无音:说明真正的存在是超越感官的。
  4. 一体不须两认:万物一体,不必对立。
  5. 万法非无非有:万法是存在与不存在的统一。
  6. 有无亦莫搜寻:不必执着于有与无的分别。
  7. 二边俱遣弃中心:抛弃对立,保持中道。
  8. 选佛斯为上品:选择佛法作为最高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有无”、“色身”和“法身”的对比,展现思想深度。
  • 反问: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追求内心真实与和谐的思想,强调在纷扰的世间中保持中道,选择佛法作为最终的归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肉体与表象的珍贵。
  • 法身:象征精神与真理的本质。
  • 有无:象征存在和虚无的辩证关系。
  • 中心:象征内心的平衡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指代什么?

    • A. 颜色
    • B. 肉体
    • C. 精神
    • D. 物质
  2. “法身即是真心”强调什么?

    • A. 物质的珍贵
    • B. 真心的存在
    • C. 追寻名利
    • D. 魂魄的归宿
  3. 诗人提到“二边俱遣弃中心”,这意味着?

    • A. 追求边缘
    • B. 抛弃对立,保持中道
    • C. 增强对立
    • D. 选择一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门关》:同样讨论禅宗哲学的经典作品。
  • 《心经》:探讨空性与无我,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二者都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西江月》更关注于哲学思考,而《鸟鸣涧》则强调自然景象的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 《禅宗文化与诗词》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