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时间: 2025-01-10 21:59:16

秋来闲兴每登临,因叩精蓝望碧岑。

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

意思解释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秋来闲兴每登临,因叩精蓝望碧岑。
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我悠闲兴致每次都会登高,
于是敲响青蓝的天空,远望碧绿的山岚。
我强迫瘦弱的马儿寻觅水源和石头,
却忽然惊动了幽静的鸟儿从烟雾缭绕的树林中飞出。
同时观赏事物的悲欢是如此不同,自古以来人们忘记了名利的追求,向往更深的趣味。
我希望能够拥有这湖山,静静地看云的意向,学习无心的境界。

注释:

  • 闲兴:闲适的兴致。
  • 叩精蓝:叩响青蓝的天空,形容向天空呼喊或敲门。
  • 羸骖:羸弱的马。
  • 水石:指水源和岩石。
  • 幽鸟:指隐秘的鸟。
  • 烟林:烟雾缭绕的树林。
  • 忘名:忘记名利。
  • 无心:无所挂碍的心境。

典故解析:

  • “安得湖山归我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倡导变法,提倡文学革新,诗风清新。
  •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巅峰,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泊,体现了他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在秋天的闲暇时光,登高望远,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沉思。诗中“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一句,体现了诗人渴望拥有自然的心情,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种淡泊名利的情怀,正是王安石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价值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秋来闲兴每登临:每当秋天来临,我便会因悠闲的心情而登高。
    • 因叩精蓝望碧岑:因此我敲响青蓝的天空,远望碧绿的山岚。
    • 强策羸骖寻水石:我强迫瘦弱的马儿去寻找水源和岩石。
    • 忽惊幽鸟下烟林:忽然惊动了隐秘的鸟儿从烟雾缭绕的树林中飞出。
    • 同时览物悲欢异:同时欣赏事物的悲欢是如此不同。
    • 自古忘名趣向深:自古以来人们忘记名利,向往更深的趣味。
    • 安得湖山归我手:我希望能够拥有这湖山。
    • 静看云意学无心:静静地看云的意向,学习无所挂碍的境界。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相结合,展现深刻的哲思。
    • 拟人:将“云意”拟人化,表达对自然的感知与思考。
    • 对仗:整齐的对仗使诗句更加和谐美。
  3.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王安石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以及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湖山: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生活状态。
  • 幽鸟:象征自由与超脱。
  • 云意:象征自然的变化和无心的境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追求自由
      C. 忽视自然
      答案:B
    2. “安得湖山归我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权力
      B. 财富
      C. 自然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羸骖”是指什么? A. 瘦弱的马
      B. 强壮的马
      C. 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但王安石更多体现了哲学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对具体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全集》
  • 相关注释书籍和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