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

时间: 2025-01-11 15:52:56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

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集云峰顶风霜饱,黄蘗洲前水石清。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

白话文翻译:

在集云峰顶,风霜历练得足够,黄蘗洲前的水石清澈见底。这些珍贵的茶叶不进入贡品包中供皇室享用,只应在山野间享有盛名。

注释:

  • 集云峰:地名,可能指某座山峰。
  • 风霜饱:形容茶叶经过风霜的磨砺,品质优良。
  • 黄蘗洲:地名,可能指某地有黄蘗树生长的地方。
  • 水石清:形容水质清澈,石头洁净。
  • 贡包:指进贡给皇室的物品。
  • 玉食:指皇室或贵族的饮食。
  • 山泽:指山野和湖泊,这里泛指自然环境。
  • 擅高名:享有很高的声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品尝了从集云峰和黄蘗洲寄来的新茶后所作,表达了对这些茶叶品质的赞赏,以及对它们未被纳入贡品而仅在山野间享有盛名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集云峰和黄蘗洲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茶叶的优良品质。首句“集云峰顶风霜饱”,以风霜饱来形容茶叶的历练,暗示其经历了自然环境的考验,品质上乘。次句“黄蘗洲前水石清”,进一步以清澈的水石来衬托茶叶的纯净。后两句“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则表达了对这些茶叶未被纳入贡品而仅在山野间享有盛名的遗憾,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品质的尊重和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品质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集云峰顶风霜饱”描绘了茶叶生长的艰苦环境,风霜饱意味着茶叶经历了严酷的自然考验,品质因此而更加优良。
  • 次句“黄蘗洲前水石清”进一步以清澈的水石来衬托茶叶的纯净,水石清象征着茶叶的纯净无瑕。
  • 后两句“不入贡包供玉食,只应山泽擅高名”表达了对这些茶叶未被纳入贡品而仅在山野间享有盛名的遗憾,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品质的尊重和推崇。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霜饱”和“水石清”来比喻茶叶的品质。
  • 对仗:首句和次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茶叶品质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品质的尊重和推崇,同时也体现了对未被纳入贡品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集云峰:象征着茶叶生长的艰苦环境。
  • 风霜饱:象征着茶叶经历了严酷的自然考验。
  • 黄蘗洲:象征着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
  • 水石清:象征着茶叶的纯净无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集云峰”和“黄蘗洲”分别象征着什么? A. 茶叶生长的艰苦环境;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 B. 茶叶的品质;茶叶的纯净 C. 皇室的饮食;山野间的盛名 D. 风霜的考验;水石的清澈

  2. 诗中的“风霜饱”和“水石清”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对仗 B. 对仗;比喻 C. 拟人;比喻 D. 比喻;拟人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茶叶品质的赞美 B. 对未被纳入贡品的遗憾 C. 对自然品质的尊重 D. 对山野间盛名的推崇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茶山行》:同样表达了对茶叶品质的赞美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品质的深刻理解。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定叟弟频寄黄蘗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与陆游的《茶山行》:两者都表达了对茶叶品质的赞美,但张栻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未被纳入贡品的遗憾,而陆游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茶文化》: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包括茶叶的品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