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关西夫子家,清白乃世传。
传授已到君,此脉要浑全。
青云开亨衢,况及此妙年。
愿言植名节,照映东西川。
白话文翻译:
在关西的夫子家中,清白的名声代代相传。
传授学问到你这里,这条脉络是极其重要的。
青云之路已为你开启,正值这个美好的年头。
希望你能够树立名节,照耀东西两岸。
注释:
- 关西:指关中地区,古代著名的文化发源地。
- 夫子:指孔子,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 清白:清白的名声,指品德高尚。
- 传授:传递和教授学问。
- 青云:常用来比喻前途光明,步入仕途。
- 亨衢:指通达之路,亨通之路。
- 名节:声誉和节操。
- 东西川:指东西两岸,象征广阔的影响力。
典故解析:
-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象征,孔子的教诲和清白的品德被后人所崇敬。
- 青云:古往今来,青云常用来比喻理想的实现和前途的光明,特别是在仕途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高洁品德的期望,体现了士人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简洁而富有韵味。首句提到“关西夫子家”,通过对孔子及其清白名声的引述,强调了教育和品德的重要性。接下来两句“传授已到君,此脉要浑全”,表达了对接任者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承载并发扬光大这一传统的精神。
最后两句通过“青云开亨衢”和“愿言植名节”,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也寄托了对友人坚守品节、成就事业的祝愿。“照映东西川”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广阔的视野,象征着理想的追求能够影响更广泛的范围。
整首诗在情感上饱含着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展示了士人间的深厚情谊与理想主义,表现出诗人对道德和名节的高度重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关西夫子家:引入了文化背景,暗示古代文化的传承。
- 清白乃世传:强调孔子的高尚品德世代相传。
- 传授已到君:将这一传统传授给了你,暗示责任。
- 此脉要浑全:强调这一传统的重要性,期待其发扬光大。
- 青云开亨衢:形象地描绘出前途光明,事业有成。
- 况及此妙年:正值美好年华,前途正盛。
- 愿言植名节:希望你能树立良好的名声和品德。
- 照映东西川:祝愿其影响深远,惠及四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照映东西川”,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用“青云”比喻理想之路,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品德和教育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士人对道义的坚守和文化传承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抱负,指向光明的未来。
- 夫子:象征教育与道德的传承。
- 名节:象征个人的声誉与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关西夫子”指的是谁?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墨子 -
“青云开亨衢”中的“青云”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理想与前途
C. 自然景观
D. 伤感 -
诗中提到的“植名节”是希望对方做什么?
A. 取得名声和品德
B. 种植树木
C. 旅游
D. 学习诗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和对前途的期望,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李白的《送友人》则在情感上更加奔放,展现出不同的士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