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十咏·泥活活》
时间: 2025-01-27 03:3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梅蒸雨已几时,
路泥活活没马蹄。
前山咫尺似千里,
十步九跌行人疲。
漫塍白水秧欲老,
黄云渐黑麦欹倒。
泥污后土何时乾,
天若怜农放晴好。
白话文翻译:
黄梅时节的蒸雨已经持续了多久?
路上的泥泞已经没过了马蹄。
前面的山看似近在咫尺,
却像千里一样遥远,行人走十步就摔倒九次,真是疲惫不堪。
漫步在田埂上,白水稻秧似乎都快要枯萎,
而黄云渐渐变黑,小麦也因受雨而倾倒。
泥泞的土地何时才能干?
如果天能怜悯农人,放晴的天气就最好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梅:指的是黄梅季节,通常在农历的四月,气候潮湿。
- 蒸雨:指的是细雨,潮湿的天气。
- 活活:形容泥泞的状态,形容湿滑。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漫塍:指的是田埂。
- 白水:指的是稻田的水。
- 秧:稻秧,指刚刚种下的稻子。
- 欹倒:倾倒,形容小麦因雨水而倒伏。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达了农人在黄梅季节因连绵阴雨而遭遇的苦境,反映了农民对晴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著称,常常流露出对农人艰辛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梅时节,正值农田最需要阳光和干燥的时节。随着持续的阴雨,农作物受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农田和农人的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诗歌鉴赏:
《泥活活》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黄梅时节农田面临的困境。诗中开头两句,诗人用“黄梅蒸雨已几时”引入,随即以“路泥活活没马蹄”展现出连绵阴雨造成的泥泞困境,读来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前山咫尺似千里”则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行人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的无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农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漫塍白水秧欲老,黄云渐黑麦欹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稻秧的枯萎与小麦的倒伏,无不在传达出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冲击与农人心中深深的忧虑。最后两句“泥污后土何时乾,天若怜农放晴好”则流露出对天气的渴望与对农人命运的同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农人对自然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致的情感,反映了黄梅时节农田的困境及农人对美好天气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梅蒸雨已几时:询问黄梅时节的雨水持续了多久,暗示时间的漫长与天气的恶劣。
- 路泥活活没马蹄:描写路面泥泞的严重,甚至没过了马蹄,形象生动。
- 前山咫尺似千里:前面的山虽然近在咫尺,但在泥泞中却似千里远,表现出行走的艰难。
- 十步九跌行人疲:行人走十步就摔倒九次,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泥泞中行走的疲惫与无奈。
- 漫塍白水秧欲老:田埂上水漫溢,稻秧快要枯老,表现出农作物的苦境。
- 黄云渐黑麦欹倒:黄云逐渐变黑,小麦因雨水而倒伏,反映了天气的恶劣对农作物的影响。
- 泥污后土何时乾:表达对土地干燥的渴望,显现出农人对自然的无奈。
- 天若怜农放晴好:希望上天能怜悯农人,带来晴好的天气,表现出对自然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前山与千里相比较,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泥土、天气)与人的感情结合,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农人在黄梅时节因持续阴雨带来的困境,反映了对自然和天气的无奈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农人辛苦生活的同情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泥:象征着困境与艰辛,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 黄梅:代表特定的季节,暗含着农忙的时节与农民的希望。
- 秧:象征着农作物的生长与农人的希望。
- 云:反映出天气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梅蒸雨已几时”中的“黄梅”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中“十步九跌行人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疲惫
- C. 愤怒
- D. 绝望
-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放晴”主要反映了农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赚钱
- B. 收成
- C. 好天气
- D. 休息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和姚勉的《泥活活》都表达了对农人生活的关注,前者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动乱下的忧虑,后者则通过雨季的困境表现农人的艰辛。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