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

时间: 2025-01-27 04:05:36

逢著园林即款扉,酌泉鬻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後生识面自应稀。

伤心六十余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逢著园林即款扉,
酌泉鬻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
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
後生识面自应稀。
伤心六十余年事,
双塔依然在翠微。

白话文翻译:

在园林中偶然推开门,
品尝泉水和卖竹笋,真想忘却归去。
杨花正与行人争道,
鸠鸟的叫声又催促着雨点打湿衣裳。
古老的寺庙名号已难再寻,
年轻人面孔相识的也应该稀少。
伤感于六十多年的往事,
双塔依旧伫立在青翠的山中。

注释:

  • 款扉:轻轻推开门。
  • 酌泉:品尝泉水。
  • 鬻笋:卖竹笋。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春天时随风飘散。
  • 鸠语:鸠鸟的叫声。
  • 古寺:指古老的寺庙。
  • 题名:题写的名字。
  • 双塔:指西湖边的某两座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鹤汀洲,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作品多以爱国情怀、抒发个人遭遇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风格朴实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家动荡不安。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景致的怀念。游西湖之际,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陆游的《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过往岁月的感伤。开篇便描绘了园林的宁静与泉水的清甜,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陶醉。接着,杨花飘落,鸠鸟的叫声交织着春天的气息,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态画面。

然而,诗中潜藏的忧伤也逐渐浮现。古寺的名字难以记起,年轻人难再相识,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伤心六十余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身经历的无奈。尽管双塔依旧耸立,但岁月已带走了多少往事和人情,令人倍感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逢著园林即款扉:在游玩的园林中偶然推开门,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
  • 酌泉鬻笋欲忘归:品尝泉水和卖竹笋,暗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依恋。
  • 杨花正与人争路:杨花随风飘落,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鸠语还催雨点衣:鸠鸟的叫声打破宁静,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增添了一种忧愁的气氛。
  • 古寺题名那复在:古老寺庙的名字已难再寻,象征着历史的消逝。
  • 後生识面自应稀:年轻人之间的相识变得稀少,感叹时代变迁。
  • 伤心六十余年事:对自己过去经历的伤感,流露出对人生的反思。
  • 双塔依然在翠微:尽管时间流逝,双塔仍然屹立,象征着不变的景致和历史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杨花正与人争路”比喻生命的竞争与无常。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鸠鸟的叫声形象化,增加了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西湖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 泉水:代表着清新与生命的源泉。
  • 杨花: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
  • 古寺: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双塔:象征着永恒与历史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青春的短暂
    C) 自然的宁静
    D) 生活的烦恼

  2. 诗人对“古寺”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A) 古寺依然存在
    B) 年轻人不再识得
    C) 寺庙的香火旺盛
    D) 古寺的名号已难再寻

  3.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冷漠

答案:

  1. B) 青春的短暂
  2. D) 古寺的名号已难再寻
  3.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李白《庐山谣》: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感伤,而李白则更加强调自然的壮丽与豪情。两首诗互为映衬,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