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居倦时燠,轻舟泛回塘。
微风飘襟散,横吹绕林长。
云澹水容夕,雨微荷气凉。
一写悁勤意,宁用诉华觞。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独自静坐感到疲倦,便乘上轻舟在回塘中游玩。
微风轻拂,衣襟随风飘动,风声穿过树林悠长而绵延。
云朵淡淡,水面映照着夕阳,细雨轻轻,不觉荷花的气息变得凉爽。
我写下这一段闲适的心情,何必用酒杯来诉说我的情感呢?
注释:
- 端居:形容静坐,端坐的姿态。
- 燠:炎热,指夏季的热气。
- 轻舟:小船,轻便的船。
- 泛:漂浮,游荡。
- 襟:衣服的领口部分,此处指衣襟。
- 云澹:云朵轻薄,淡淡的样子。
- 水容夕:水面映照着夕阳的景象。
- 悁勤意:表示内心的闲适与愉悦。
- 华觞:华美的酒杯,这里指用酒来表达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轻舟泛”与“微风飘”描绘了古人对自然优美环境的向往,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符合唐代士人的生活审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籍贯浙东,曾任职于地方官。其诗风清新高远,以写景抒情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韦应物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放松与宁静心态,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理想。
诗歌鉴赏:
《南塘泛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全诗四句,前两句描绘了在炎热天气中,诗人乘舟游玩时的情景,后两句则展现了黄昏时分,水面与云彩变化所带来的平静与凉意。诗中通过“微风”“云澹”“雨微”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繁华世界的淡泊。尤其是最后一句“宁用诉华觞”,表达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更偏爱以文字记录心情,而非借酒浇愁,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端居倦时燠:诗人独自坐在屋内,感到懒散而疲倦,描绘出夏日的炎热。
- 轻舟泛回塘:在这种情绪下,诗人选择乘小舟在塘边游玩,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微风飘襟散:微风轻轻拂过,衣襟随风飘动,增添了轻松的氛围。
- 横吹绕林长:风声穿过树林,声音悠长,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 云澹水容夕:黄昏时,云朵淡淡,水面映照着夕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雨微荷气凉:细雨轻落,荷花的香气变得凉爽,展现了自然的清新。
- 一写悁勤意:诗人写下这一瞬间的闲适心情,表现出内心的愉悦。
- 宁用诉华觞:强调诗人更愿意通过文字来表达感情,而非借助酒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如“微风”“雨微”,对称工整,富有节奏感。
- 拟人:如“横吹绕林长”,让风声似乎具有人性,增添了活力。
主题思想:
诗歌以闲适自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轻舟:象征自由与宁静。
- 微风:象征自然的轻柔与惬意。
- 云澹:象征淡泊与宁静。
- 雨微:象征自然的恬静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轻舟泛”的意思是?
- A. 小船漂浮
- B. 船只沉没
- C. 船只驶入
-
“云澹水容夕”中“云澹”是什么意思?
- A. 云朵厚重
- B. 云朵淡薄
- C. 云朵多彩
-
诗人认为用什么来表达情感更好?
- A. 酒杯
- B. 文字
- C. 音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韦应物的《南塘泛舟》更侧重于表现个人的闲适心情,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心境的交融。两者虽各有千秋,但同样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韦应物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