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过青草湖》

时间: 2025-01-11 05:49:41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庚申过青草湖 张栻 〔宋代〕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白话文翻译:

已经越过了重重湖水的险阻,扬帆顺流而下,感觉非常顺畅。 天空中乱云密布,隐藏着一座野外的寺庙,渔船上横挂着渔网,显得热闹非凡。 湖南的景色真是美好,但在岁末的风霜中,我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 不知道在经历了荒年和歉收之后,生活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

注释:

  • 重湖:指湖南的洞庭湖及其周边水系。
  • 张帆:扬帆,指船只启航。
  • 胜顺流:形容船只顺流而下,非常顺畅。
  • 乱云:形容天空云彩纷乱。
  • 野寺:指位于郊外的寺庙。
  • 横网:渔网横挂,表示渔民正在捕鱼。
  • 物色:景色,风光。
  • 风霜岁晚:指岁末的寒冷和风霜。
  • 荒歉:指农作物歉收的年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宋代庚申年(1180年)经过湖南青草湖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湖上的景色和渔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计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穿越青草湖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船只顺流而下的顺畅,中间两句通过乱云和渔舟的描绘,展现了湖上的生动景象。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能否如前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诗人已经越过了重重湖水的险阻,扬帆顺流而下,感觉非常顺畅。
  2.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天空中乱云密布,隐藏着一座野外的寺庙,渔船上横挂着渔网,显得热闹非凡。
  3.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湖南的景色真是美好,但在岁末的风霜中,我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
  4.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不知道在经历了荒年和歉收之后,生活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

修辞手法:

  • 比喻:“乱云藏野寺”中的“乱云”比喻天空云彩纷乱,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横网闹渔舟”中的“闹”字赋予渔舟以人的动作,使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和渔民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云:象征着天空的变幻莫测。
  • 野寺:代表着宁静和远离尘嚣的避难所。
  • 横网:象征着渔民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云藏野寺”中的“乱云”象征着什么? A. 天空的变幻莫测 B. 渔民的勤劳 C. 湖水的险阻 答案:A

  2. 诗中“横网闹渔舟”中的“闹”字赋予了什么以人的动作? A. 乱云 B. 野寺 C. 渔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庚申过青草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