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

时间: 2024-09-19 21:34:08

酒中渍后香尤烈,笛里吹来韵更清。

此韵此香来处好,此时消得一凝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 邵雍 〔宋代〕

酒中渍后香尤烈,笛里吹来韵更清。 此韵此香来处好,此时消得一凝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酒中浸泡后,梅花的香气更加浓烈;笛声吹奏出的旋律更加清新。这香气和旋律的来源美好,此刻让人沉醉于一种深情的凝视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渍:浸泡。
  • 香尤烈:香气特别浓烈。
  • 笛里吹来:指笛声中传来的。
  • 韵更清:旋律更加清新。
  • 消得:能够消受,这里指享受。
  • 凝情:集中情感,深情凝视。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赏梅时的感官体验和情感投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与友人共赏梅花时的愉悦心情和对梅花香韵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邵雍与友人在城南张园赏梅时,通过酒与笛的媒介,表达了对梅花香韵的深刻感受和此时此刻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酒与笛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和笛声的旋律,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香韵的深刻感受。诗中“酒中渍后香尤烈”一句,既展现了梅花的香气,又隐喻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沉醉。“笛里吹来韵更清”则进一步以笛声的清新来比喻梅花的韵味,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最后两句“此韵此香来处好,此时消得一凝情”,诗人将梅花的香气和笛声的旋律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梅花香韵的无限欣赏和此刻的深情凝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酒中渍后香尤烈:通过酒的浸泡,梅花的香气更加浓烈,这里用酒来比喻梅花的香气,增强了感官的体验。
  2. 笛里吹来韵更清:笛声中传来的旋律更加清新,用笛声来比喻梅花的韵味,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
  3. 此韵此香来处好:这香气和旋律的来源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香韵的赞美。
  4. 此时消得一凝情:此刻能够享受这种美好的感受,诗人深情凝视,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酒和笛来比喻梅花的香气和旋律,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仗:诗中“酒中渍后香尤烈,笛里吹来韵更清”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酒与笛的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香韵的深刻感受和此时此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比喻梅花的香气。
  • 笛:比喻梅花的旋律。
  • 香:梅花的香气。
  • 韵:梅花的旋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来比喻梅花的香气? A. 酒 B. 笛 C. 茶 D. 风
  2. 诗中用什么来比喻梅花的旋律? A. 酒 B. 笛 C. 茶 D. 风
  3. 诗中“此时消得一凝情”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梅花的厌恶 B. 诗人对梅花的欣赏 C. 诗人对梅花的忽视 D. 诗人对梅花的疑惑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喻,表达了不畏艰难的品格。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梅花为题材,但邵雍的诗更注重感官体验和情感表达,而王安石的诗则更注重梅花的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梅花诗集》:收集了多位诗人以梅花为题材的诗作,有助于比较不同诗人的梅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