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君实端明花庵独坐 静坐养天和,其来所得多。 耽耽同厦宇,密密引藤萝。 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 系时休戚重,终不道如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静静地坐着培养内心的平和,这样得到的益处很多。房间深邃如同大厦,四周密密地爬满了藤萝。忘记了贵族的身份,能够容纳野外的客人来访。与时事紧密相关,最终不问结果如何。
注释: 字词注释:
- 静坐:安静地坐着,指冥想或沉思。
- 天和:指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 耽耽:深邃的样子。
- 厦宇:高大的房屋。
- 藤萝:一种攀爬植物。
- 贵臣度:贵族的身份和态度。
- 野客:指不拘礼节的客人或隐士。
- 系时:与时事相关。
- 休戚:喜忧,指与时事的紧密联系。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使用典故,但“静坐养天和”可能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平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与人生的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诗人独自思考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独自坐在花庵中时,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宁静,从而产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静坐时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和对世俗身份的超脱。诗中的“静坐养天和”直接点明了主题,而“耽耽同厦宇,密密引藤萝”则通过具象的描写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身份的超然和对不同人的包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中常见的哲理性和自然主义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坐养天和”:诗人通过静坐来培养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 “其来所得多”:这样做带来的益处很多。
- “耽耽同厦宇”:房间深邃如同大厦。
- “密密引藤萝”:四周密密地爬满了藤萝。
- “忘去贵臣度”:忘记了贵族的身份。
- “能容野客过”:能够容纳野外的客人来访。
- “系时休戚重”:与时事紧密相关。
- “终不道如何”:最终不问结果如何。
修辞手法:
- 比喻:“耽耽同厦宇”比喻房间的深邃。
- 拟人:“密密引藤萝”赋予藤萝以生命力。
- 对仗:“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世俗的身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静坐:内心的平和。
- 天和:内心的和谐。
- 耽耽:深邃的房间。
- 藤萝:自然的生长。
- 贵臣度:贵族的身份。
- 野客:不拘礼节的客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天和”指的是什么? A. 天气和气候 B. 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C. 天上的和谐 答案:B
-
“耽耽同厦宇”中的“耽耽”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深邃 C. 宽敞 答案:B
-
诗中的“野客”指的是什么? A. 野外的客人 B. 野生的动物 C. 野外的风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内篇》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哲学思想和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主要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创作。
- 《宋诗选注》:提供了宋代诗歌的精选和注释,有助于深入理解宋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