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蓝溪对月(一作宿蓝桥题月)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昨夜凤池头,今夜蓝溪口。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
白话文翻译:
昨夜我在凤池边,今夜我在蓝溪口。
明亮的月亮本来没有情感,行人却忍不住回头望。
在新的秋天,松树的影子下,半夜的钟声响起。
清冷的月影不适合醉酒,聊以茶代替酒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凤池:古代园林中的一处,象征美丽。
- 蓝溪:指蓝色的小溪,给人清新、幽静的感觉。
- 明月:指夜空中的明亮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回首:回头观看,意味着对过去的追忆。
- 松影:松树的影子,象征长青与坚韧。
- 钟声:寺庙或钟楼传来的钟声,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 清影:清澈的月影,象征宁静与清冷。
- 代酒:以茶代替酒,表示节制或清醒。
典故解析:
“凤池”与“蓝溪”并不是特定的典故,而是描绘了诗人游历时的地点,这些地方常常与宁静和美丽相关联,符合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明月”常常作为唐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人们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简练,擅长描写生活琐事和抒发个人感情。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尤其是《琵琶行》和《长恨歌》等长篇叙事诗。
创作背景:
《宿蓝溪对月》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在游历时与友人同聚,吟咏月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此时的白居易多思多感,常以月亮作为寄托,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蓝溪对月》是一首典型的白居易风格的诗,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游历的经历与时间的流逝,既有对美景的描绘,也隐含着对过往的怀念。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这句中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明月在高空闪烁,似乎与人类的情感无关,但却无形中引发了行人的思绪,让人不禁回首往事。
接下来的描写中,松影与钟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选择以茶代酒,体现出对清醒和节制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虽短,但意蕴深远,结合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在晚年时的淡泊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凤池头,今夜蓝溪口。
描述了诗人的游历,将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暗示着人生的不断流转。 -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明月象征着自然的冷漠,而行人的回首则显现出人的内心情感的复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新秋的松影和半夜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 -
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
清冷的月影不适合醉酒,转而以茶代替酒,表现出诗人对清醒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与行人的关系,通过明月的冷漠与行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首尾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利用“明月”、“松影”、“钟声”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情感与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池:象征美与繁华,反映诗人曾经的荣华富贵。
- 蓝溪:代表清新与宁静,象征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明月:常用于表达孤独、思念及对过去的回忆。
- 松影:象征长青与坚韧,反映诗人内心的坚定。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池”与“蓝溪”分别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清新
- B. 哀愁与孤独
- C. 繁华与荒凉
-
诗人选择以茶代酒,体现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对生活的放纵
- B. 对清醒的追求
- C. 对酒的喜爱
-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明月与行人的关系
- B. 行人的孤独感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描述了月夜思乡的情感,与白居易的诗意相近。 -
《月下独酌》 李白
表达了孤独与对酒的寄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宿蓝溪对月》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月光下借月抒怀,但李白更多的是思乡之情,而白居易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