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寥亮度弦管》
时间: 2025-01-11 17:04: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寥亮度弦管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
又逢华旦争庆,豪杰为时生。
犹对中秋月影,渐放重阳菊蕊,
万宝正西成。爽气知多少,
天赋满襟灵。擅词华,追鲍谢,
踵斯冰。入趋禁近,出镇藩辅早辞荣。
休恋平湖佳致,好为苍生重起,
归去侍宸庭。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欢庆的场景:明亮的乐器声响起,欢声笑语聚集在一起。又逢华旦节,豪杰们为时而生,庆祝佳节。我们依旧对着中秋的月影,逐渐绽放重阳的菊花,万物都在这西方的光辉下显得璀璨。清爽的气息有多少呢,仿佛天赐的灵气充盈心怀。擅长写词的人如鲍照、谢灵运般,追随他们的风采,走入禁中近侍,出镇边疆早早辞去荣华。不要再迷恋湖光山色的美好,而要为苍生重新出发,归去侍奉君王。一德及元,千年之后才能实现太平盛世。
注释:
- 寥亮:清亮、明亮。
- 簪缨:指官员的装饰,表现出当时的华丽生活。
- 华旦:指的是节日,特别是指华丽的场合。
- 重阳:指重阳节,象征着长寿、长久。
- 万宝:指万物的珍宝,意指盛世繁荣。
- 爽气:清新的空气,寓意气候的宜人。
- 天赋:自然赋予的,指天生的才能或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复杂,曾任职于朝廷,目睹了社会的风云变幻,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中秋与重阳之际,正值节庆,作者通过描绘欢乐的场景,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出豪杰壮志与对平民百姓的关怀。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寥亮度弦管》以节庆为背景,通过欢快的乐声和人们的欢聚,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动的氛围。首句“寥亮度弦管”描绘了乐器清晰悦耳的声音,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而“笑语集簪缨”则表现了欢聚的场面,显示出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幸福。接下来的句子引入了中秋与重阳的意象,借此表达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珍视。
诗中提到的“豪杰为时生”,不仅是对豪杰的赞美,更暗示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才子佳人脱颖而出的必然性。接着,诗人通过“犹对中秋月影”与“渐放重阳菊蕊”的描绘,表达出对自然与节气的敏感与热爱,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首词不仅仅是对节日的赞美,更深入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在最后提到“休恋平湖佳致”,表明了他对个人享乐的看淡,呼唤为苍生重起的责任感,体现了他作为士人的担当和理想。整首词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对社会的关怀,极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寥亮度弦管:乐器的声音清亮悦耳。
- 笑语集簪缨:欢声笑语聚集,形象描绘了热闹的场面。
- 又逢华旦争庆:再度迎来节日的庆祝,强调节日的频繁与重要。
- 豪杰为时生:借时而生的英雄人物,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变迁。
- 犹对中秋月影:在中秋之夜,月影映照出人们的思念与期盼。
- 渐放重阳菊蕊:重阳节菊花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万宝正西成:万物繁荣,正处于美好的时光。
- 爽气知多少:清新的气息,不禁让人陶醉。
- 天赋满襟灵:自然给予的灵气,感受到生命的厚重。
- 擅词华,追鲍谢:有才华的人追随古人的步伐,展现出词坛的风采。
- 踵斯冰:追随在冰冷的地方,暗喻在权力中心的生活。
- 入趋禁近:进入权力中心,近侍于皇权之下。
- 出镇藩辅早辞荣:早早辞去边疆的荣华,显示出对权力的淡泊。
- 休恋平湖佳致:不再迷恋湖光山色的美好,表明心向高远。
- 好为苍生重起:愿意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体现出士人的责任感。
- 归去侍宸庭:希望回归皇宫,侍奉君主。
- 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期望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喻为明亮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词在韵律上尤为和谐。
- 意象:通过中秋、重阳等意象,传达出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对他人的关怀,彰显出一位士人的风范与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影:象征着团圆与思念,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菊蕊:重阳节的象征,代表着长寿与希望。
- 爽气:清新的空气,象征着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下列哪个意象出现在诗中?
A. 春花秋月
B. 中秋月影
C. 冬雪寒梅
D. 夏雨荷塘 -
填空题:诗中“休恋平湖佳致”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态度。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豪杰为时生”是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英雄人物。 (是/否)
答案:
- B
- 个人享乐
- 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经典之作,亦有对节日的思考与情感。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无咎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节日的描绘上均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杨无咎更强调士人的责任感,而苏轼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包含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了解当时的文学风貌。
- 《唐宋词选》:收录了唐宋时期的重要词作,帮助深入理解词的艺术特点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