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小霁,暮立卷书亭前二首》

时间: 2025-01-26 00:23:45

淡紫斜阳嫩碧天,一春今多始开颜。

看山偶忘归来却,月到西廊第二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紫斜阳嫩碧天,一春今多始开颜。
看山偶忘归来却,月到西廊第二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淡紫色的阳光洒在嫩绿色的天空中,春天的到来让万物开始显露笑颜。我站在亭子前,偶尔忘记了归去的时光,直到月光洒在西边的廊子上,才意识到已经是夜晚。

注释

  • 淡紫:形容颜色,指淡淡的紫色。
  •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光线斜射。
  • 嫩碧天:嫩绿的天空,形容春天的天空清新而明亮。
  • 看山:指观赏山景。
  • 偶忘:偶然忘记。
  • 归来却:归去的意思,这里有一种不舍的情感。
  • 月到西廊第二间:指月光照在亭子的西边廊子第二个房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闲时节,诗人常常在山水之间游览,感受自然的魅力,表达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积雨小霁,暮立卷书亭前二首》通过淡紫的夕阳和嫩碧的天空,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诗人在亭中静坐,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心中充满了愉悦与宁静。诗的开头以“淡紫斜阳嫩碧天”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春日傍晚。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陶醉,以至于忘记了归去的时光,这种对自然的沉浸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月到西廊第二间”,则是一个细腻的转折,月光的洒落带来了夜晚的到来,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正是对自然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美丽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淡紫斜阳嫩碧天:描绘傍晚时分,紫色的阳光和清新的天空,渲染出春日的温暖和宁静。
  2. 一春今多始开颜:春天的到来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万物开始展现出美丽的面貌。
  3. 看山偶忘归来却:诗人陶醉于山色,甚至忘记了回家的时光,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沉醉。
  4. 月到西廊第二间:夜晚来临,月光洒在亭子的廊子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归属感的缺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喻为“开颜”,形象地表达出自然的生机。
  • 对仗:句式工整,形成一种美感,如“淡紫斜阳”与“嫩碧天”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赋予它情感和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安静、悠闲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紫斜阳:象征着温暖、宁静的氛围。
  • 嫩碧天: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诗人的心灵归宿。
  • 月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描绘的自然场景主要是什么?

    • A. 秋天的落叶
    • B. 春天的美景
    • C. 夏日的炎热
  3. 诗中提到的“月到西廊第二间”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B. 对月亮的赞美
    • C. 对山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忧虑。
  • 《鹿柴》(王维):强调自然的静谧和内心的平和,与杨万里的悠然自得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